今年3月,“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開展以來,青島晚報編輯部和嶗山區金家嶺街道都接到過不少市民反映,稱金地悅峰小區和青島印象畔小區之間的無名路兩側停滿了車輛,造成車輛難通行,而且消防車、救護車容易被堵。近日記者從嶗山區綜治部門獲悉,金家嶺街道綜治中心探索了一條“疏堵結合”的新路,不僅讓道路恢復了通暢,還緩解了周邊停車難的問題。
護欄樹立前,無名路兩邊停滿了車輛。
無名路上亂停車造成堵路
今年上半年,嶗山區金家嶺街道陸續接到市政務服務熱線轉來的七個投訴,反映金地悅峰小區和青島印象畔小區之間的無名路上,兩側停滿了車輛,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救護車無法通行。不僅如此,由于路中間只留下了一條車道,每天早晚高峰很多家住附近居民駕車通過時,無法錯車,造成了同安路、同興路一帶交通堵塞。
今年6月,街道辦事處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到場查看后發現,這段道路有500多米長、寬約8米,一旦兩側都停放車輛,的確只能容納一輛小車通過。雖然居民們反復投訴,但這條道路并非市政道路,交警無法通過處罰整治亂停車,只能采取勸阻或者早晚高峰到路口執勤的方式緩解擁堵。
護欄樹立后,道路恢復了通暢。
“疏堵結合”才能徹底根治
金家嶺街道綜治中心經過研判后認為,在路中間豎立護欄,將8米寬的路分成雙向各4米寬的單車道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但新問題又來了:雙向單車道一旦設立,長期停放的200多輛車沒有了“泊位”,他們很可能還要占據車道,或者到別的地方違法停車。“周邊小區車位售價高,停車是居民的剛需。”金家嶺街道綜治中心主任馮楠告訴記者,豎立護欄是“堵”,綜治中心要找到“疏”的渠道,才能做到“疏堵結合”,從根上徹底解決周邊居民出行難、應急車輛難通行的問題。
新建停車場緩解“停車難”
馮楠和同事們在周邊走訪時發現,勁松七路同安路路口西北角,金地悅峰小區東南角有一片尚未開發、面積超過一萬平方米的空地。查詢《青島市停車場管理辦法》,發現第五條明確規定,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或利用空閑場地開辦公共停車場,并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街道聯系了管區、社區,經過共同商議,這片暫時閑置、屬于大埠東社區的集體土地,可以用來建設停車場。
近日,記者到這條非市政道路上看見,路中間已經豎起了護欄,路兩邊沒有停車。馮楠告訴記者,9月初,工作人員豎立護欄前,已經提前兩天做了公示,并且通知了各個社區新建的停車場。記者隨后又來到了這片新建起來的停車場,地面已經平整并施劃了320多個車位,四周還立起了鐵絲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預計到本月底,停車場即可投入使用。(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劉卓毅 通訊員 王本朋)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