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8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萊西市獲悉,由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公布的2021年度全省城市交通客運“最美駕駛員”名單中,青島城運控股交運萊西事業部溫馨巴士公司城區公交1路線駕駛員劉冬冬榜上有名,這是萊西市唯一一人,也是繼2020年城鄉公交駕駛員李文清之后,交運萊西事業部第二名獲此榮譽的公交駕駛員。

劉冬冬,從來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有的只是2015年以來常年如一日的安全行車21.6萬公里無一例安全事故、哪怕是簡單的刮碰等事故,有的是他不急不躁的心態與熱忱待客,服務贏得乘客信賴;有的是他熟練駕駛,平穩運行的精湛技術,點滴平凡體現了一位交運公交駕駛員的優秀品質。

——每天途徑萊西主城鬧市區256個路口、208個紅綠燈、272個站點。
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15年8月,劉冬冬進入交運萊西事業部從事公交車駕駛工作以來,從未發生過一起交通事故,他安全行駛21.5695萬公里,每天基本跑8個單趟,需要途徑萊西主城鬧市區256個路口、208個紅綠燈、272個站點,這都與他安全行車和謙讓平和的開車心態分不開。
他常說:“僥幸疏忽、麻痹大意、過分自信是導致事故的根本,隱患就是事故,城區路口多、行人多、非機動車輛隨時出現,公交駕駛員必須要保持謙讓平和、謹小慎微的開車心態。”
劉冬冬有一個習慣,每天發車前必須做三件事:檢查輪胎、發動機,測試轉向燈,擦一遍方向盤和儀表盤。
他是個節電能手,他總結出:開車平穩,不急不緩,是愛車節能的基礎。就像他開車一樣,他踏實工作,樂觀平等待人行事,經常受到同事好評。

——換位思考,帶乘客如親人,彰顯優質服務。
換位思考是他服務的訣竅。劉冬冬進交運工作以來,從來沒有發生過乘客服務質量的投訴。
城區公交1路貫穿萊西市主城區南北,日常客流量多,經常遇到老年乘客,老年人上下車速度慢,乘車安全風險高,劉冬冬把老年人當自己的衣食父母。他說:“現在社會私家車那么多,乘公交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如果沒有那么多老年人乘車,政府不會給我們這么多補貼,我們的工資待遇福利水平也不會有現在的水平。”
劉冬冬把乘客當作親人,總結出了“五心”工作服務法,他這樣詮釋:用熱情細心對待老年乘客;用文明耐心對待外地乘客;用愛護關心對待少年學生;用溫暖善心對待特殊乘客;用互助熱心對待身邊同事。
劉冬冬的車廂內外總是干凈明亮,他的笑容憨厚真誠,他跟許多乘客成了朋友,他說:“開車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乘客感覺不到他的油門、換檔和剎車。”劉冬冬獲得過很多企業的榮譽,但卻依然謙虛,受到表揚還會靦腆,他總說自己很普通,做的都是每一個交運人應該做的。
他是個熱心人,他說乘客滿意了,他自己就滿意了,只要別人有需要,不管是誰他都會去幫忙。他工作著,也幸福著。
——愛崗敬業,傳播正能量,方顯交運人本色。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見人生。劉冬冬在工作之余,從未間斷自已的學習,他經常閱讀各種黨刊黨報的各種文獻,在不斷學習自已駕駛技術的同時,他不斷增強自已的政治素質,經過不斷努力,他自已的駕駛技術水平和政治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多年來,他一直在自己平凡的駕駛員崗位上默默工作著,雖然經常勞累過度,但能為自己所熱愛和追求的事業默默奉獻,再苦再累他也覺得心甘情愿,他說:只要能把對事業的情、對崗位的愛、奉獻給公司,只要能看到交運蒸蒸日上,充滿活力,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劉冬冬不僅工作敬業,在他身上發生的拾金不昧事跡也是屢見不鮮。劉冬冬多次撿到乘客遺失在公交上的財物都千方百計物歸原主。有一次,家住萊西市煙臺路岸芷汀蘭小區的市民孫科元把一面刻有“品德高尚,拾金不昧”的錦旗送到了交運萊西事業部城區聯富公交調度室,感謝劉冬冬撿到12400元現金不動心,及時歸還失主。
劉冬冬以無私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在平凡崗位上奉獻著,為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付出了滿腔熱忱、捧出了全部真誠,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名譽,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塑造了一種交運人不平凡的敬業精神,正如他在企業巡回報告中提出的,愛崗敬業才能有崗位和地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李德銀 通訊員 程強 崔克臣)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