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9日訊 西海岸新區膠南街道以“服務意識”為引領,強化“服務責任擔當”,將最優營商環境作為街道發展“主陣地”,通過創建“三化三員”工作機制,探索創新服務路徑、著力完善服務手段,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前兩天,膠南街道首屆“愛在暖冬 情定膠南”聯誼會舉行,吸引了轄區內18家企事業單位的50余名青年朋友共同參與,大家在熱烈、歡快的氣氛中加深了對彼此的認識與了解。
西海岸康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中華表示:“兩個半圓成為一個圓的時候, 大家在這里留下來工作、生活,活動很有意義。”
把人留住,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膠南街道工作人員在每周三的例行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轄區內不少企業的單身男女青年因平時忙于工作沒有時間交友戀愛,于是組織了一場這樣的活動。
膠南街道企業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劉梅說:“企業服務無小事,企業有什么樣的需求,我們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從細微處入手,膠南街道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真情服務換企業舒心。小象優品是街道一家主營童裝的電子商務公司,今年上半年,企業營業額超過4000萬元,增速達33%,但在兩年前,企業卻因快遞和倉儲問題,發展受到很大限制。
青島小象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叢朔介紹,“一個是快遞招商,價格太高,我們沒辦法跟同行競爭,當時我們有兩千平方米左右 倉儲,但是我們需要八千平方米的面積,我自己也找了很多家,基本上都在三千平方米左右。”
物流和倉儲是電子商務公司的命脈。當時,企業負責人叢朔費盡一番心思也沒能找到合適的快遞合作商和倉儲場地,眼看公司無法進一步做大,他萌生了去別處發展的想法。就在這時,街道主動找上門來,了解企業的難處后,第一時間安排派出所、企業服務辦公室等職能部門與企業進行了具體對接。
叢朔說,“快遞招商這一塊,膠南街道親自站臺為我們解決問題,第二個就是帶著我去尋找合適面積的倉儲,可能我自己一月多月,兩個多月的時間能解決,但是呢,膠南街道因為對地區比較熟悉,三天左右就把這個事情給落實解決掉了。”
新的倉儲場地源自街道一處閑置廠房,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的同時也盤活了資源,此外,街道還為企業爭取到降低租賃費、免除電梯費等多項優惠。得益于各項利好政策,小象優品實現了由個人淘寶到電商綜合體的蛻變,團隊擴展到近百人,銷售額連年攀升,今年全年預計過億元。
為進一步為企業發展提供舒心環境和優質服務,目前,膠南街道將轄區674家企業包聯到人,從黨政領導到聯絡員,每人包聯6-10家企業。通過落實服務制度化,當好企業發展的服務員,推動服務常態化,當好企業發展聯絡員,提升服務專業化,當好企業發展的指導員,走心做實“企業吹哨,服務送到”的服務品牌。
膠南街道企業服務辦公室主任朱瑞華介紹,今年以來,先后解決企業融資難、廠房難、招工難、職工上學難等各類問題262項。
貼心的營商環境吸引來了大量的人才、資金、項目。截至目前,膠南街道轄區內共有34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國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企業,13家“專精特新企業”,20家“兩化融合”企業,今年7月,東海藥業、海之冠車輛配件、大東科技三家企業上榜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