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9日訊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線下展會12月27-29日在深圳舉行。本次高交會聚焦前沿技術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展示了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智慧城市、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最新成果,凸顯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青島市第七批赴深圳體悟實訓隊走進現場,調研學習最新科技創新和成果,為青島“四新經濟”發展及“會展之都”創建汲取經驗。
華為、創維、云天勵飛等公司基于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而構建的一體化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在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園區、智慧社區等多種場景中成功應用;“潛鮫 P200” 水下機器人、長航時油電混合動力旋翼無人機、下肢外骨骼康復訓練機器人等智能機器人不斷實現技術突破,成為人類活動的重要幫手;AI體溫預警系統、智能送餐機器人、智能自助檢測健康亭等抗疫防疫產品凝聚智慧與科技力量,在后疫情時代展現了我國技術手段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中國制造”正在走向“中國智造”。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在高交會現場,眾多高科技創新產品涌現,呈現出數字化、 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同步催生了新模式、新業態,助力城市更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1000度耐高溫消防機器人。
“智慧、智能是本次高交會的一大關鍵詞。”實訓干部閆瑋瑋是第一次參觀高交會,現場展出的諸多智能解決方案讓她印象深刻。例如,在智能鎖領域,系列產品功能不僅包括指紋解鎖、密碼開鎖、鑰匙開鎖、語音開鎖等,同時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手段,實現較遠距離手勢解鎖、遠程視頻通話開鎖、雙眼虹膜一眼開鎖等。匯聚全球前瞻性的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應用技術,人工智能正變得越來越智慧,勾勒著未來智慧城市的“全貌”。“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以數據為中心的數字經濟時代,面對行業蓬勃發展,青島要在數字經濟浪潮中搶抓先機和主動權,下大力度培育數字經濟生態,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助推數字青島建設。” 閆瑋瑋說。

智慧、智能是本次高交會的一大關鍵詞。
既是實訓干部又是參展商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員工的趙宇飛深度融入高交會,在現場,他詳細地向各位客商介紹公司產品的技術優點和應用場景。深圳潛行創新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和面向全球銷售消費級水下無人機、輕工業級專業級水下機器人以及便攜式水域智能無人裝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實訓隊員和相關區市的積極推動下,深圳潛行創新“便攜式水域智能無人裝備”項目于12月初正式落戶青島。

深圳潛行創新展出各種水下機器人。
“海洋是青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所在,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完成海洋生產總值3129.6億元,同比增長20.7%,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0.4%。因此要加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積極引進和培育涉海高新技術企業,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趙宇飛說,除了海洋領域的發展之外,青島還應緊跟科技創新前沿,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全面推進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械制造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和產學研轉化,占領科技創新高地,打造更多的青島籍“獨角獸”。

VR滑雪
會展業是深圳的一張城市名片,深圳的會展業不是孤立的發展,而是深度融入深圳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中。例如,深圳放棄舉辦荔枝節轉而舉辦高交會,就是在時代浪潮下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而設立。“平度市仁兆鎮是膠東半島著名的蔬菜之鄉,大蒜、大蔥、大姜、圓蔥、芋頭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的深加工以及蔬菜尾菜的無害化處理都需要新技術、新裝備的賦能。”實訓干部劉子波重點考察了高交會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技術和產品,以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開創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劉子波表示,將結合產業培育發展本土品牌展會,將會展和本土產業相結合,以產業引會展,以會展促產業,擴大會展業帶動效應,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土壤。(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李勛祥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