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州市民吳占嘉,曾經是一個走南闖北的商人,現在卻成為一位起早貪黑的農民。憑借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帶頭種植薄殼核桃和文玩核桃,挖掘核桃深加工,并發展核桃文化旅游產業。經過青島晚報的多次跟蹤報道,由于種植效益可觀,吳占嘉核桃樹成了帶領村民增收的“搖錢樹”,他正在探索一條有實效、可復制、易推廣的鄉村振興之路。
“2006年,我在俄羅斯考察市場時,大片大片的生態林讓我震撼不已,聯想到老家那片荒地,便萌生了種樹的念頭。于是放下手中生意,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從城里回到老家搞起了林場?!眳钦技位貞?,做事情沒有一帆風順,他選擇的速生楊,收益并不理想。
苦惱之際,吳占嘉又發現了另一個機遇,2010年春,膠州市推廣種植薄皮核桃。經過一番研究后,不顧親戚朋友的質疑,將原先種植的300畝速生楊直接換成了核桃樹??商煊胁粶y風云,第二年夏天,他種植的一大半核桃樹奄奄一息,眼看著就要不行了。吳占嘉立刻請來了農業專家“把脈”,原來是排水不暢導致核桃樹受澇。找到癥結所在,他立即組織人員在園里挖溝排水。從此之后,吳占嘉對技術更加重視,積極主動地與農業部門聯系,又是請農業專家幫測土、又是找林業專家教剪枝,從打藥到施肥,很快掌握了核桃種植技術。

核桃收獲了,但知名度不高,銷路打不開,這讓吳占嘉陷入了沉思。就在此時,經過《青島晚報》報道后,他的核桃銷量大增,價格也提高了不少,這讓信心倍增?!靶侣勑麄饕彩巧a力,我確實從中得到了實惠?!眳钦技握f,創辦了青島吳家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將種植嫁接技術無償傳授給周邊種植戶,帶著100多家農戶一起干,合作社發展核桃種植2600畝,年產核桃干果達到75萬斤,產值1875萬元。吳家核桃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林業示范社、山東省十佳觀光果園、青島市農業示范社和膠州市農業星級示范社等多個榮譽。
“就在大家都在大規模推廣薄皮核桃的時候,我決定另辟蹊徑,發力文玩核桃,不走尋常路,給我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薄眳钦技握f,2015年春天,他花費十多萬元從河北買回一批“官帽”核桃芽,經嫁接成功后,成立了吳家文玩核桃觀光園。之后他先后去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引進四座樓、虎頭、白獅子、滿天星、磨盤、流星雨、南將石、雞心和盤龍紋等30多個文玩核桃稀缺品種。這期間,《青島晚報》也給予我大力支持,多角度,多版面,全媒體對他的事跡進行報道,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種植文玩核桃的效益非??捎^,產生的效益在普通薄殼核桃6倍以上,”吳占嘉說,普通薄皮核桃一畝能產二三百公斤,盡管每公斤賣出五六十元以上的高價,除去成本每畝也就收入萬元。而文玩核桃的效益就要高出很多,每對核桃的價格在幾十元、幾百元、上千元不等,毛收入30多萬元。
“吳家核桃文化產業園每年都要舉辦核桃旅游文化節,期間將舉辦采摘核桃、賭青皮、垂釣大賽、參觀核桃文化藝術博物館等系列活動?!眳钦技握f,他將借助《青島晚報》的全媒體平臺,進一步提升文玩核桃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做大核桃產業,不斷拓寬和擴大銷售渠道,利用文玩核桃加工筆筒、花瓶、裝飾物等工藝品,進一步增加核桃的附加值。(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