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1日訊 2021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有太多的老年人帶給我們感動,也有太多故事值得回顧。他們中有的“誠信為本,10年還清2077萬欠款”,有的 “為祖國原子能事業奉獻青春”,有的“畢生奉獻醫學,桃李滿天下”……在這些老年人中,有這樣一個群體,尤其引人矚目,他們就是“老年網紅”。站在2021年的末尾,老年生活報編輯部評選出“2021年度老齡人物”,她們就是坐擁460多萬粉絲的“暴躁奶奶”陳秀和帶貨刷爆朋友圈的“辣醬老媽”張秋奎。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以及國家“助老跨越數字鴻溝”各項行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互聯網平臺上大放異彩。發短視頻、開通直播、網上賣貨……他們顛覆了人們對老年生活的傳統印象,吸引了大量粉絲圍觀,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活出了“潮爆”的精彩晚年。
“暴躁奶奶”坐擁粉絲超460萬
今年77歲的陳秀是一名青島老人,她在一年半的時間里通過精湛的演技,溫暖的故事情節,收獲了460.5萬粉絲。當初以“暴躁奶奶”為命名的抖音平臺更名為“我和我的奶奶”,陳秀說,創作內容已經不再“暴躁”了,故事更溫暖,更貼近生活了。
短視頻中的陳秀(右二)
年過七旬的陳秀,兒時就特別熱愛文藝,特別擅長歌舞劇的表演,16歲的時候就進入長春話劇團,開始學習話劇。后來由于種種原因,陳秀進入長春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畢業后成為一所小學的老師,主要教授音樂、舞蹈等文藝課程。
后來再參與演出,是她在青島上老年大學的時候了,最開始就是當群眾演員,后來擔任一些配角,自己的技藝不斷得到升華。由于熱愛所以全身心投入,每演一個角色陳秀都會迅速入戲。就拿一場哭戲來說,她能夠在10秒內讓眼淚噴涌而出。“秦怡、田華、徐帆、葛優、趙薇、秦海璐、郭碧婷等,我都接觸過。 ”這些年,不少劇組來青島拍戲時都找到她,出色的表演受到了多名導演和演員的贊譽。
從去年開始,陳秀有了自己的舞臺,一個短視頻號開始上線運作,讓她的演技徹底釋放。 “看不慣世俗偏見,容不得烏煙瘴氣,中國奶奶就該有中國范兒。”陳秀說,看到粉絲們的留言和評價,她十分興奮和滿足。除了愛演戲,陳秀還熱衷公益。棧橋海邊挽留海鷗、幫助單身老人相親、參加各類志愿者服務……她的生活每天充實而快樂。
“辣醬老媽”帶貨刷爆朋友圈
今年77歲的張秋奎是青島市的一位老年網紅,盡管已經年過古稀,但是她依然奮戰在工作的第一線,做公益、開直播,每天忙碌而充實。她說自己越忙越興奮、越忙越年輕。
張秋奎在直播賣辣醬
年輕時,張秋奎有手藝,有技術,曾經是一家面包廠的廠長,一干就是近三十年。后來,女兒開了一家專門開給孤寡老人免費吃飯的公益素食餐廳,每個周三,她都會準時出現在餐廳,身為志愿者的她不僅要給老人做飯,還要負責帶著老人唱歌跳舞做游戲。
張秋奎有一道她做了一輩子的拿手小菜:辣椒醬。由于公益餐廳曾遇到過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為了不讓餐廳倒閉,張秋奎決定賣辣椒醬,用來補貼日常開銷。從口味到包裝,張秋奎親歷親為,不僅如此,為了拓寬銷路、增加銷量,她還學著年輕人的方式成了一名“帶貨主播”,最高業績是日售一萬瓶辣椒醬。
現在的張秋奎,每天到公司上班,研發新產品、了解顧客口味需求,忙得不亦樂乎。用她自己的話說,“年齡只是數字的變化”。
對于未來,張秋奎說,她曾在73歲的時候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未來十年計劃: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把工作干好,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把老公照顧好,用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學習……現在,十年的時間過去了不到一半,但張秋奎卻用自己的實際表現讓計劃變成了現實。
老年網紅引領時代全社會應給予支持
網絡上老年網紅不在少數,汪奶奶和北海爺爺,兜售心靈雞湯;田姥姥和三支花,分享爆笑日常;流星錘老爹和淘氣陳奶奶秀著恩愛;羅姑婆和濟公游本昌念著金句。他們人老心不老,更積極地面對老年生活。老年網民不斷增長改變了我國老年人的生活形態,同時也為老年網紅崛起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本報特約評論員、青島市社科院研究員劉同昌表示,老齡人力資源是一座“富礦”,隨著社會的發展,廣大中老年人的價值觀正在發生變化,很多才藝和夢想步入老年后才開始發揮作用。 77歲的陳秀就是這方面典型的代表,她不墨守陳規,而是主動適應新時代,擁抱新時代,用自己的玩法活出了晚年的風采,在實現自我表演夢的同時,豐富了晚年生活,弘揚社會正氣,傳遞了社會正能量,值得為她喝彩。77歲的張秋奎關心社會發展,關愛像自己一樣的老年人,而且利用現代科技,直播帶貨來實現自我價值,這種創新玩法引領潮流,引領時尚,是新時代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劉同昌表示,“網紅”是個新的名詞,老年人能夠擔當其中,并且還能起到引領作用,非常難能可貴,說明老年人完全能夠與時代同步,并且做得更好。他們在奉獻的同時全社會也要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拓展更大的空間。社會要鼓勵老人積極參與,提倡“老有所為”,并為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發揮余熱的老年人創造參與條件。(老年生活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磊)
責任編輯:尚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