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日訊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當新年的鐘聲剛剛響起,位于青島市北區的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原產地證書審簽中心內,青島海灣集團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劉琨拿到了由青島海關簽發的全國首份RCEP原產地證書。憑著這份證書,該公司貨物運抵日本后,繳納的關稅稅率可由3.3%降為3%。

當日凌晨的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原產地證書審簽中心內燈火通明,劉琨通過青島海關對公司出口到日本的一批2897噸氯化鈣進行RCEP原產地證書申報。原產地證書素有“紙黃金”之稱,對企業而言,其最大好處就是可以享受進口方自貿協定關稅減讓。
拿到原產地證書后,劉琨高興地說:“我們公司每年的對日出口額達4500多萬元。根據RCEP的降稅清單,碳酸氫鈉在日本的進口稅率由3.9%立即降為0,氯化鈣將由3.3%分步降為0。RCEP生效首年,公司可少繳關稅約100萬元。日方完成降稅進程后,降稅額將擴大到160余萬元。”劉琨表示,在RCEP關稅減讓政策利好的助推下,預計2022年,公司對日出口額將同比增長10%左右。
RCEP生效,中日之間首次建立直接的自由貿易區關系,中日貿易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青島海關關稅處原產地管理科科長趙廣英介紹,據前期初步統計,RCEP生效首日,關區約有108批貨物有辦理RCEP原產地證書需求,絕大部分為對日出口。
2021年1至11月,青島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2919.8億元、增長40%,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37.8%。
2020年12月1日,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啟動建設。在這片“試驗田”里,行政審批、公證、海關等18個窗口將RCEP相關自貿協定諸多服務合并成“一地辦理”。
當日凌晨,除簽發全國首份RCEP原產地證書外,青島海關還核準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山東中地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非生產型經核準出口商。當日零時許,青島市稅務局受理了由青島紡聯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提交的RCEP正式生效后首筆出口退稅申請。
RCEP現有15個成員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5國以及東盟10國。從人口數量、經濟體量、貿易總額三方面看,均占全球總量的約30%。隨著RCEP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劉聰聰 徐揚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