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中旬,12345熱線共受理市民相關訴求163.58萬件,辦結率達97.58%;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給市委書記的建言獻策、感謝留言量與去年1至8月份相比分別增長40.8%、38.9%——
青島“三我”活動:讓市民生活得更舒心更順心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2日訊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以下簡稱“三我”活動)開展以來,青島始終秉持真摯為民情懷,踐行群眾路線,在聽民意、解民困方面務求實效,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贊譽。截至9月中旬,市政務服務熱線12345共受理市民相關訴求163.58萬件,辦結率為97.58%。在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中,青島目前年度總留言6901條,年度公開回復6331條,在全省處于絕對領先。其中在給市委書記的2013條留言中,以前反映問題多、抱怨不滿多,現在建言獻策、感謝留言數量增長迅速,分別較去年1至8月份增長40.8%、38.9%。其中,人工智能、軌道交通、膠州灣發展規劃、青島灣廣場項目規劃等建議納入決策參考。
現在的青島,“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盡管講、有不滿大膽說”正成為推動工作的新常態,“三我”活動也正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強大民意支撐。
深入開展“三我”“十進”活動,確保群眾聲音“聽得見”
為最大限度地擴大“三我”活動覆蓋面,確保群眾意見“聽得見”,增強群眾獲得感,實現“青島的問題就在青島解決”目標, “三我”活動領導小組8月10日出臺相關意見,全面推動“三我”活動進村居、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站點、進工地、進市場、進廣場、進酒店、進景區。一個多月來,各部門、各區市結合實際,采取形式多樣的方式方法,將“三我”活動沉到底、落到實,市民“說話”的機會越來越多了。
市城市管理局每周三分不同主題設立局長接線日、處長接線日等,專題接受市民群眾的投訴或咨詢。該局持續組織開展“市民開放日”“數字城管體驗日”“城市管理邀您把脈”“局長處長專題幫辦”等活動。城管人員主動“走出去”,組織開展“城管進社區”“城管進校園”“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等活動。通過“面對面”交流、“零距離”接觸、“金點子”征集、頂格協調解決問題等,擴大公眾參與范圍,認真聽取群眾意見。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結合“為企業護航”行動,成立重點項目招投標服務工作專班,主動、提前介入服務,進現場、解難題。先后到青島公共住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青島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青島市廣播電視臺、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青島院士港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深入調研,現場解決招標過程中的難點問題30余個。
嶗山區科創委組織開展“掃樓掃街”工作,深入開展“企業訴求摸底行動”,首輪梳理摸排出1160家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盯上靠上服務,不斷提升企業服務水平和企業滿意度。嶗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邀請70余名企業代表參加了優化企業開辦政策座談會,切實提高便民惠企政策知曉度。嶗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各參建項目負責人200余人參加揚塵治理觀摩活動。
市北區組織全區22個街道開展“吐槽大會”,聚焦群眾的身邊事、煩心事、操心事,邀請居民群眾現場“吐槽”,相關街道、部門現場回應,搭建起最接地氣的面對面互動渠道。市北區也將建設專門的“吐槽大廳”,將接受群眾“吐槽”作為常態。
健全問題解決渠道,確保群眾意見“辦得了”
沒有形式主義,不抱看客心態,“三我”活動的推進讓青島的黨員干部們在煙火氣中感動,在接地氣中成長。黨員干部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群眾需求,在工作中舉一反三,設身處地為群眾解決問題,形成了積極的正向反饋。
針對群眾反映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難問題,市教育局頂格溝通,開展“局長面對面”活動,邀請相關區市家長代表座談溝通,充分聽取家長意見建議。迅速打出全面快速抓好問題整改、修訂入學政策、完善服務機制等改進措施的“組合拳”。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法商家利用虛假宣傳、夸大宣傳等違法行為,致使不少中老年人上當受騙的問題,市市場監管局先后開展了“保健食品亂象整治百日行動”,組織開展生產企業體系檢查、生產企業自查,以及標簽說明書、非法添加等專項檢查,全市保健食品市場秩序得到極大改善。
李滄區虎山路街道搭建民聲傾聽及公共議事“三級”平臺,街道成立“集中議事廳”、社區打造“有事來商量工作室”、線上搭建網絡民主協商平臺,廣開言路聽民意。結合平臺收集到的訴求,分類管理,明確“五事”機制,即大事協商溝通、難事協調解決、急事快速應對、愁事專業匹配、雜事多元推進,做到輕重緩急有應對。
前段時間,西海岸新區珠海街道雙鳳街社區專職網格員在轄區網格內圍繞“三我”活動走訪入戶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居民陳女士向網格員反映了小區一直沒有燃氣,給生活造成很大困難的問題。網格員在了解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跟社區書記匯報,商量如何幫助居民開通燃氣,為民解憂。網格員與燃氣公司意見達成一致后,第一時間將進度匯報至社區書記,在各個單元張貼通知,聯合物業工作人員及轄區內聲望較高的退休干部一起挨家挨戶說明情況,對居民意向進行統計摸底。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小區331戶居民全部走訪完畢,片區現已有127戶同意開通,陳女士所居住的小區終于達到安裝指標,現已簽訂合同準備施工。
供水管道的改造施工,不可避免地會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為最大程度地減少供水搶險、維修給城市交通、居民用戶生活帶來的不便,海潤集團統一要求對于具備實施“零點行動”的工程必須實施“零點行動”。馬路、庭院供水設施暗漏情況,90%以上的維修工作均安排在深夜零點實施,將供水施工對用戶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舉一反三,靠前一步匯民智、解民憂
“青島的事就在青島解決”這句話正成為全市上下的廣泛共識。為更好地匯民智、解民憂,青島各級各區市都積極行動起來,邀請市民踴躍獻言建策。
6月15日,市委政法委在全市范圍內公開舉辦了“十佳建言好市民”“十佳創意金點子”“十佳優秀好范例”“十佳感人好故事”“十佳金牌調解人”“十佳貼心接辦人”評選活動。通過六個“十佳”評選活動,尋找發現“三我”活動中的“建言好市民”“金牌調解人”“貼心接辦人”,提煉可供參考的社會治理“創意金點子”,挖掘具有借鑒意義的“優秀好案例”,講述發生在身邊的“感人好故事”,進一步激發“愛青島”熱情,弘揚“愛青島”主旋律,凝聚“家里的事家人商量著辦、青島的問題就在青島解決”的社會共識。
膠州市委宣傳部開展“我為膠州發展獻計策”主題活動,膠州干部群眾通過微信、郵箱、電話等積極參與,共有2115個單位和市民獻計獻策4358條,許多有價值的計策建議成為市委、市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
城陽區教育體育局針對群眾反映的入學入園難問題,成立了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宣講團,組織招生政策“進幼兒園、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部隊、進機關”——“六進”宣講活動112場次,印制并發放招生政策“明白紙”約3萬份,近3萬名兒童家長參加招生政策宣講活動。將幼兒園中小班幼兒家長納入宣講范圍,讓家長提前一到兩年了解招生政策,提前滿足招生條件。
市南區將拓展心理服務作為“三我”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心理服務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該區召集資深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齊魯(青島)和諧使者等50余名專業志愿者成立市南區突發事件社會志愿者心理危機干預隊伍,開通了4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累計接受咨詢800人次,接線時長10000余分鐘。(青報全媒體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