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飛閱樓市》欄目第16期

青島日報1月6日報道
? 文/ 青島日報記者 李鵬飛
2021青島樓市大幕緩緩落下,據青島網上房地產數據統計,2021年青島新房共計成交151825套,同比2020年全年新房成交量下降1.02%,成交面積為17349127.16平方米,同比2020年下降2.12%。其中,2021年青島新建住宅成交總量為128254套,同比2020年全年新建住宅成交量下降4.15%,在市場周期性遇冷、房貸收緊等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青島樓市雖出現同比微跌,但依然保持了“穩定”基調。
樓市全年:分化明顯 歲末升溫
2021年樓市關鍵詞是“高開低走”。具體來看,據青島網上房地產數據統計,1月份新房共計成交11767套,成交面積1359351.37平方米;2月份,青島新房成交了6413套,成交面積775310.16平方米,受春節假期影響數據為全年最低;隨后,青島樓市進入“金三銀四”,開始迅速升溫,3月份,新房共成交16303套,新房成交面積1875949.4平方米,直線飆升,迎來當年成交量峰值,成為名副其實的“金三月”;4月份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5493套,成交面積為1809155.15平方米,保持了熱度;5月份依然不錯,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3594套,成交面積1577093.73平方米;6月份持續“發威”,新房共賣出16258套,新房成交面積為1766654.37平方米。
上半年青島樓市以精彩收尾,下半年市場出現轉折。7月青島新房成交共計14077套,新房成交面積1581037.3平方米;8月新房成交共計12074套,成交面積1389838.47平方米;9月,青島新房共成交12025套,新房成交面積1331569.47平方米;10月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0559套,成交面積為1134625.68平方米,令人期待的“金九銀十”并未出現;11月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0607套,成交面積為1225985.5平方米;12月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2655套,環比11月上漲19.3%,與此前相比,樓市出現了回溫態勢。
區域成交:西海岸新區長居榜首
從區域成交來看,全市層面上,西海岸成交量最多;主城區之中,城陽區表現不俗。
具體來看,據青島網上房地產數據統計,2021年,西海岸新區新房共成交39305套,成交面積4505916.86平方米,占比全市2021年新房總成交量的26%,憑借地域廣、盤子多、剛需剛改多元化選擇等優勢,西海岸新區保持了不可撼動的新房成交冠軍地位。城陽區新房共成交了28750套,成交面積3194846.09平方米,居亞軍,單區新房成交量占比全市總成交量的19%,勢頭強勁。即墨區新房成交24751套,成交面積2829857.56平方米,占比全市新房總成交量的16%,居季軍。
其他區域,市北區2021年新房共成交9650套,占全市新房總成交量的6%。李滄區全年新房共成交6025套,占全市新房總成交量的4%。嶗山區新房共成交5538套,占比全市的4%。市南區排在最后,全年新房成交僅為1107套,占比全市的1%。另外,膠州市2021年的新房成交20645套,占比全市總成交量的13%。
集中供地:底價成交為基調
據銳理數據統計,2021年青島市轄區三次集中土地拍賣共計成交179宗,總占地面積約53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08萬平方米,其中出讓總建筑面積約1140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約547.5億元,平均溢價率2.5%,絕大多數地塊為底價成交。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介紹,第一批次因“兩集中”剛開始執行,部分房企唯恐拿不到地而急忙入市,開平路45號地塊引來17家爭奪,綠城排除萬難拿下此地塊,直接將市場“點燃”。第二批次從最開始掛出來100宗地,到后來撤回,再到掛牌87宗,又到西海岸2宗加高新區8宗加市北區1宗終止出讓,再到西海岸核心4宗公開地塊直接熔斷,可以說是看點十足。
進入下半年的第三批次成交42宗,總占地約106.7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43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約133億元,溢價率為0.72%。從拿地房企來看,“政府平臺+企業”“企業+企業”等合作模式逐漸成為主流,劉元婧分析指出。

■李滄區某小區外景圖。李鵬飛 攝
2022年:買房要選有口碑的開發商
業內專家分析表示,2021年青島市場走勢是人口、金融、預期等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貸款“兩集中”管理所帶來的額度緊張開始顯現,多數銀行“批而不放”,使得市場成交周期明顯拉長,置換鏈條放緩,進而影響新房市場。此外,在國家三道紅線、集中供地新政、市民持幣觀望等因素疊加影響下,青島房地產全年數據表現不佳,但市場還是基本保持了穩定。“尤其是12月份的新房成交數據,環比前一個月增長了19.3%,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對于2022年的青島樓市可謂打了一針強心劑。”
專家表示,進入2022年,青島房地產市場會繼續保持“穩定”狀態,經過去年全年行業的洗牌,基本實現了“良幣驅逐劣幣”,激進、不良的開發商基本退出或正在退出市場,對房地產企業來說,2022年將是一個真正考驗“品質”住宅的新時期,“好房子不愁賣,市民對好房子的需求依然長期存在。”
對意向購房者來說,2022年樓市將更加考驗消費者的理性與專業,從未來的市場層面上說,“可選擇性更多,但大家可能會更加傾向于國企、央企的開發商。”專家表示,對于剛需及剛改,未來開發商將進行更多的讓利,2022年可以考慮入手,是利好時機,但同時專家提醒,要謹慎選擇,一定要選擇有口碑、質量好、服務有保障的開發商。對于投資者來說,“還可以觀望一段時間,因為市場最終的洗牌還未完成。”還有專家表示,從未來較長時間預判,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持續加碼下,我國房地產市場將進入高質量、低風險、強品質的新時代,青島的房地產同樣會保持良性、穩定、高品質發展。(文/青島日報記者 李鵬飛)


作者簡介:李鵬飛,青島日報《樓市》全媒體主編、觀海新聞APP時尚頻道負責人。媒體從業15年,近年來專注并深耕房地產領域,在青島日報設有專欄《飛閱樓市》。
來源:青島日報
文/李鵬飛 責編/徐晶 美編/時彥麗 審讀/苗玲
聲明:本文為青島日報《樓市》周刊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掃一掃關注青島日報樓市官微,更多精彩
《飛閱樓市》專欄:
?飛閱樓市丨榮耀·匠心鑄新境
?飛閱樓市丨2021年青島樓市大盤點
?飛閱樓市丨置業風險在攀升,怎么買房最能賺?
?青島樓市分化加劇 怎樣購房才算穩?
?飛閱樓市丨土拍吹響新號角 “競品質”或成標配
⑩飛閱樓市丨7月樓市降溫 下半年剛需怎么選?
⑨青島土拍:底價成交是主旋律 未來競爭日趨白熱化
⑧多地房貸利率上漲 青島穩居“5”時代
⑦青島:上半年成交火熱 下半年或現拐點
⑥15個月后回望城陽共有產權政策
⑤浮山后二十年 從剛需可觸到高不可攀
④青島:新房二手房一起漲 剛需剛改族如何選
③青島:四大因素疊加 金三樓市看漲
②青島:牛年樓市馬太效應明顯
①業內:牛年樓市依然兩極分化 剛需“上車”時機已到
責任編輯: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