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聚歌爾聲學、小鳥看看等110余家行業企業,產業規模超50億元;匯集10余家虛擬現實研究機構,占全國虛擬現實科研力量的70%,并獲批全國首個虛擬現實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青島企業逐浪“元宇宙”
絢爛的煙花在太平山上奪目綻放,奇幻的藍鯨從云層中躍入人間,高高矗立的青島電視塔化成“天宮一號”火箭,在轟鳴的發射聲中飛向太空,一條金色的東方巨龍圍繞著巨塔乘風而起,越過青島“五月的風”,在光影中幻化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標志……新年伊始,一個將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相融合的AR光影秀,敲開了青島人2022年的時光之門,也引來包括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等人的廣泛轉發。截至目前,該視頻的觀看人數破5000萬,轉發量突破890萬。

從2021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字節跳動“天價”收購小鳥看看,到2022年伊始這場初具“元宇宙”味道的現象級傳播事件,青島虛擬現實企業頻頻破圈的背后,是積蓄已久的產業力量迸發產生的“初啼”。據了解,青島已集聚了歌爾聲學、小鳥看看、金東、宇科等110余家行業企業,歌爾聲學和小鳥看看上榜中國VR50強企業,分列第1和第10位,虛擬現實產業規模超過50億元;匯集了北航青島研究院等10余家虛擬現實研究機構,占全國虛擬現實科研力量的70%,并獲批了全國首個虛擬現實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在愈發熱鬧的“元宇宙”概念賽道中,青島企業正成為影響國內行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青島虛擬現實領域優秀解決方案占山東四成
“元旦視頻引發如此之多的轉發關注量,確實出乎了我們的意料,這也代表這種運用了數字技術的視頻確實給公眾帶來了新鮮的視覺體驗。”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東”)文旅產品線總裁黃倩說。金東是青島本土成長起來的數字創意領域龍頭企業,擁有文旅科技、體驗展館、安全應急三大產品線。2021年元宵節期間,在中山路上演的裸眼3D燈光秀,亦出自金東之手。
由于在5G高新視頻、XR、沉浸交互、沉浸立體影像、融合渲染等技術層面占有行業領先優勢,金東已在全國范圍內打造了仰韶文化遺址數字博物館、開封大梁門景區“微夢大梁門”、老君山金頂“知·道”樂舞秀、晉商博物院等數字文博、沉浸展演、沉浸夜游項目。
“在河南永城夫子山漢代王后陵,金東結合探險文化,打造國內首個文物遺址沉浸體驗項目。”黃倩介紹,金東充分利用遺址地的非物質要素,將游客的參觀過程打造成具有強沉浸感的“探墓”娛樂體驗,力求歷史情境再現。“在整個‘探墓’過程中,我們結合陵墓遺址原貌,運用了多種數字技術渲染氛圍,如在‘甬道驚奇’中,運用互動地磚屏,營造出木頭斷裂,褐紅色尸蝎在裂縫中出沒的視效,讓現場充滿懸疑驚悚的氣氛。在‘梁王爭罍’故事講述中,通過五面結構投影的運用,生動再現歷史故事,令游客仿佛置身現場,親眼目睹事件發生。”

提到此次可以讓市民在手機端欣賞的AR光影秀,金東數字內容中心總經理許侃表示,這是金東聯合市南區文旅局、仁甲看見團隊,首次嘗試利用數字科技疊加創意視覺進行的一次產品創新。“燈光秀采用了CG創作結合現場實拍的創作方式,整體分為燈光表演、CG演繹和煙火表演三大篇章,金東團隊負責的后期數字制作大約耗費了兩周。”
“元宇宙就是一系列技術的總和,而青島電視塔AR燈光秀也是這個概念的應用場景之一。”黃倩表示,未來將有更多城市地標、旅游目的地,通過手機或者各種頭顯設備,讓在不同地域的人感受到城市風光和文化,消除物理、空間上的限制與隔閡。
在青島,像金東這樣以虛擬現實技術賦能百業發展的企業還有很多。在2021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上,發布了30個山東省虛擬現實領域優秀解決方案,青島入選方案達到12個,涵蓋工業制造、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諸多領域。
青島海科虛擬現實研究院是由青島科技大學于2018年發起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主要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在體育、醫療、教育、重大安全工程、仿真模擬訓練等領域的應用與成果轉化。“2020年7月,我們成立了兩家產業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在當年實現了盈利。”青島海科虛擬現實研究院副院長王媛媛告訴記者,由于山東是制造業強省,所以許多企業與他們合作,研發針對其行業的模擬訓練培訓。
“虛擬現實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近年來逐漸應用于化工企業的生產管理及安全培訓領域。例如我們為省內一家化工企業做的一套系統,不僅能夠將化工生產中高危、高爆的生產試驗和不可逆的操作流程通過虛擬仿真的形式展現出來,還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化工設備操作流程及模擬應急預演,對于化工行業的生產及安全培訓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王媛媛說,研究院通過運用混合現實與虛擬現實技術,還對不少企業生產流程、安全生產等培訓方案進行優化,方便他們對新員工進行直觀培訓。
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在青布局
在產業鏈上游硬件設備領域,占據全球中高端虛擬現實頭顯70%市場份額的歌爾和在混合現實領域(MR)全球出貨量第一、虛擬現實(VR)生態級操作系統領域國內出貨量第一的影創科技,在青島都有重要布局。

2020年,歌爾全球研發總部在青啟用,研發總部面向未來消費電子領域發展需求,建設虛擬/增強現實、聲學、光學、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技術領域的高水平研發平臺。歌爾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劉耀誠曾在2021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上稱,歌爾將會和產業鏈上的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一起,在膠東打造一個萬億級的虛擬現實產業集群。
為了實現這一產業構想,歌爾已在青牽頭組建了山東省虛擬現實創新中心,作為全省首批制造業創新中心試點,這一機構致力于整合全國各類虛擬現實創新資源,推動產業孵化和人才培養,推進全產業鏈創新、生態鏈構建、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山東省虛擬現實研發與制造基地。此外,歌爾還與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等單位開展了多樣化合作,先后在青島參與或主導建立了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北航歌爾虛擬現實研究院、青島歌爾長光研究院以及青島虛擬現實研究院公司。
此外,全球領先的AR/MR光學方案研發公司影創科技在2019年與即墨區政府合作,聯手打造了影創即墨項目。該項目打造了國內第一條、世界第三條混合現實(MR)智能眼鏡顯示芯片和鏡片量產線,主要生產MR智能眼鏡的關鍵組件全息光波導鏡片和光波導顯示芯片。據悉,目前青島影創正重點實施SLM(空間光調制器)項目,該項目涉及芯片設計、封裝檢測、光電調制等多個環節,均具備全球領先水平。
業內人士:“元宇宙”離普通生活還很遙遠
元宇宙直譯于科幻小說《雪崩》中“Metaverse”一詞,雖然目前沒有形成一個準確定義,但基本指向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5G、6G、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一系列技術,構建一個數字虛擬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可以以虛擬替身的方式生活,獲得超現實的沉浸式體驗。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2021年在全球科技巨頭的帶領下,“元宇宙”概念十分火爆,但它由于XR頭顯設備始終無法避免產生“眩暈感”、便攜性等硬缺陷,所以這個“宇宙”離普通人的生活仍然非常遙遠。目前,虛擬現實產業的主要客戶仍然是在B端(企業)和G端(政府)。
“除了在工作過程中,我必須得使用到VR眼鏡或者MR眼鏡,日常生活中我幾乎不會主動用它們在所謂的‘元宇宙’中娛樂、社交。它們還不能如眼鏡一樣,適合日常佩戴。”一位虛擬仿真系統研發人員告訴記者。
“VR、MR頭顯設備的性能、續航、便攜性等方面都還遠未達到C端消費者的心理預期,所以短期內,它不會成為像手機這樣的消費品。”一位行業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的業務對象,仍集中在工業、醫療、教育、影視、展演等領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 萌)
 青島日報2022年1月10日1版
青島日報2022年1月10日1版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