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信發布國內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芯片
可以根據用戶視覺重心進行深度學習和畫質處理,畫面細節和色彩更接近真實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1月11日下午,海信在北京正式發布國內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芯片,產品性能創下當前國內單顆畫質芯片最高水平。從2015年發布第一代畫質芯片算起,這已經是海信自主研發的第五代畫質芯片。而如果從海信布局芯片行業算起,在這一領域持續攻關,海信已走過21年。
8K超高清分辨率是當前彩電等電子產品顯示的最高水平,分辨率越高顯示的細節越多,對芯片的要求也就越高。與上一代產品相比,海信8K AI畫質芯片不僅首次實現了從4K到8K的跨越,做到2K、4K、8K等不同清晰度的全覆蓋,AI技術的應用更是一大亮點。芯片可以根據用戶視覺重心進行深度學習和畫質處理,進一步提升用戶在清晰度、對比度、色彩、運動流暢等方面的體驗,同時依托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實現了對低分辨率視頻的智能高清處理,使得網絡上的各種低質視頻在超高清顯示設備上實現高質量的顯示呈現,畫面的細節和色彩更接近真實,對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這款芯片開發用時兩年,前后投入上億元,最終得以成功問世得益于海信在芯片領域超過20年的技術積累。海信是最早布局芯片的中國家電企業。2005年,海信研發成功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直接使同類進口芯片價格從每顆13美元下降到5美元。2015年,第一代超高清畫質引擎芯片誕生,結束了國產電視沒有自己的畫質芯片的歷史,海信成為當時中國唯一擁有自主高端畫質芯片的電視機企業。此后,海信幾乎以每年推出一款新品的速度進行迭代。2020年實現量產的第四代超高清畫質芯片在MEMC(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對比度等局部畫質優化功能上甚至已經超越了索尼。目前,作為國內唯一一家系統化研究畫質芯片的顯示企業,海信已積累專利技術260項。
芯片領域的不斷突破,讓海信在商用顯示、醫用顯示、車載顯示、全息顯示等全新的泛顯示領域快速布局。應用了海信第四代畫質芯片的基準級廣播監視器,實現了精準的顏色控制、高亮度、高對比度,打破了日韓壟斷,2021年在央視體育頻道演播室中投入使用,并即將在北京冬奧會等大型體育節目中參與轉播和制作。而新發布的8K AI畫質芯片則將進一步為海信大顯示產業發展插上有力的翅膀。
據悉,除畫質芯片外,海信在屏端控制芯片上也已形成市場優勢。海信研發的屏端控制芯片全年出貨量超過5000萬顆,全球占有率超50%,穩居全球第一。另外,依托已有的技術和人才積累以及巨大的智能家電產業應用需求,海信正在全力進軍智能化應用核心的SoC(系統級芯片)領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 欣)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