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2年1月12日6版
為民辦事不歇腳,責任意識“不過年”。這種始終將百姓之事記掛在心的警醒和堅守,是城市治理能力不斷升級的密碼——
年關將至更須責任不怠
佳節將至,年味正濃。伴隨著城市拔節生長的節奏,進入年關模式的青島,著力解決“堵”的問題,持續整治“亂”的現象,扎實做好“美”的文章,依然在“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道路上疾步前行。
為民辦事不歇腳,責任意識“不過年”,這種始終將百姓之事記掛在心的警醒和堅守,是城市治理能力不斷升級的密碼之一。但我們也看到,在年關臨近之時,個別部門、個別工作人員的辦事態度略顯敷衍、辦事效率有所降低、辦事效果也在打折,整改回復中呈現出一種不該有的“疲態”。
這種疲態,首先表現在一些部門在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時,用看似漂亮的“過年話”搪塞敷衍。不久前,觀海網友D0F3pz在“直通12345”平臺留言,此前,市南區江蘇路街道拆違時誤將自己家的小屋拆除了,當時承諾說盡快給予恢復,但一個月時間沒見實際行動。他通過“直通12345”平臺反映后,江蘇路街道辦事處給予回復,并表示“工作人員電話聯系了當事人,對方表示滿意”。該網友對此表達了自己的質疑:街道辦事處從來沒給他打過電話,何來“滿意”之說?在隨后的電話回訪中,該網友對記者說,快過年了,希望相關部門別用這種“被滿意”的“過年話”搪塞百姓。
在沒有聯系群眾的情況,非要把“滿意”的戲碼強加給群眾,難怪對方不買賬。百姓“被滿意”的背后,也許與年底基層工作繁忙不無關系。不可否認,基層忙,基層年關尤其忙,特別是基層干部往往一人多崗,忙碌在所難免,但越是到年關,責任意識越是絲毫不能松懈,越是年底,越是要把百姓民生記掛在心上。辦好每一件百姓關心的小事,是讓百姓真正過好年的最佳保障,也是部門執政為民的切實體現。
相比“被滿意”這種常見的回復“過年話”,“被不滿意”則是體現了更為隱秘的年關敷衍語境。此前,一位觀海網友在平臺上詢問,西海岸新區寧江三路已通車,可寧江三路和清涼山二路路口的施工圍擋依然沒有拆除,不知何時能打開,方便市民通行?隨后,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社會治理中心給予了回復,并稱“漢江路社區工作人員回復來話人,來話人不滿意”。但在本報記者的回訪調查中,該網友透露,他從未接到該社區的電話詢問,不知自己“不滿意”的結論從何而來。就此,他還揶揄說,以前常聽人說會“被滿意”,這“被不滿意”還是第一次遇見。
無論是“被滿意”,還是“被不滿意”,同一個“被”字,都折射出一些部門平時就可能存在的懈怠傾向,更警示了年底時刻基層的責任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佳節雖然將近,責任不該懈怠,尤其面對一些事關百姓過節的民生問題,要避免說虛詞、打“太極”,不可避重就輕、文過飾非,更不能滿紙“過年話”。否則,必然是嘴上說了“過年話”,卻沒讓市民切身感受到“過年福”,勢必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百姓的信任度。整改沒有休止符,越是臨近佳節,越是要將百姓事記掛在心,馳而不息、持續堅守、久久為功。
百姓對回復不滿只是一個小切面,警示各區市、各部門面對百姓關切的問題該有的態度、責任和胸懷。
臨近春節,“直通12345”平臺上,網友投訴最多的是消費和出行問題,這些最容易“被滿意”的領域,也為相關部門提出了切實的“年關”課題。對于消費領域的監管部門來說,除了加大市場監督檢查力度,保障百姓的春節購物環境外,面對可能出現的投訴高峰,應及早抽出足夠的人手和資源,及時應對,全面核查,信實回復,保障市民過一個清朗的節日;而對于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出行問題來說,交警、市政、街道都要各司其職,謹守崗位,保障年關的道路安全和順暢。
春節將近,辛辛苦苦在外打工一年的農民工們到了收獲的季節,但“直通12345”平臺上,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投訴也呈現增長態勢。切實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讓他們享受一個勞有所得的佳節,也是相關部門年關必須履行的職責所在。
此外,年關是事故易發、多發期,任何松懈的態度,都可能導致制度執行不力,防范安全不到位的漏洞。安全,無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年貨”,也是近期“直通12345”平臺上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因此,歲末時節,相關部門要加強責任意識和監管力度,不因搶時間而放松安全措施、不因爭速度而懈怠安全責任,時刻把安全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上,提升安全意識、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安全過年。
年關將至,責任不怠。在這個特殊的時節,希望各區市、各部門始終聚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百姓堅守崗位,為市民守護幸福,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