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2日訊 今天上午,“星期三問城管”網絡版節目如期舉行,本期節目聚焦“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主題,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協調處處長孫凱升作為上線嘉賓,現場聽取廣大市民朋友的意見建議,共同探討交流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方面工作,并與廣大網民在線交流互動,對網民的疑問予以耐心解答。

上午9點至11點,廣大網民通過“星期三問城管”專題網站積極參與節目互動。上線嘉賓共受理網民反映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方面的問題14件,孫凱升均耐心一一予以解答,及時消除了廣大市民的疑惑。上線期間,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協調處實時聯動,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快速落實處置,及時反饋結果。
為了讓廣大市民進一步了解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孫凱升為廣大市民詳細介紹了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的由來和相關規定。孫凱升介紹,“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是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它由“門前三包”“門前五包”制度深化而來。1986年7月,我市實施了《“門前三包”責任制管理辦法》,2012年發展為“門前五包”,即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包立面整潔、包城管信息報送,因其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多年來,“門前三包、五包”制度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一直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2018年,在借鑒上海、南京等城市先進做法基礎上,結合我市城市管理實踐,頒布實施《青島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專章規定建立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責任區制度跟“門前三包、五包”制度根本性質相同,都旨在調動廣大市民的積極性,倡導個人“自掃門前雪”,維護好市容和環境衛生。但責任區制度更加規范,它把“門前三包、五包”這種公共意識、公共道德上升為法律規范,并配套了必要的行政執法手段,借助法律的強制性促使責任人履行市容環境衛生義務,達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的。
孫凱升介紹,按照《條例》規定,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人應當保持責任區內市容和環境衛生整潔,無亂堆亂放,無暴露垃圾、糞便、污水和引發病媒生物孳生的其他污染源,按照規定掃雪除冰。同時,責任人應當對責任區內違反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的行為予以勸阻和制止,被勸阻人拒不改正的,責任人應當及時報告所在地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處理。責任人未履行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的,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為推進責任區制度落實,2021年,青島市城市管理局從范圍劃分、宣傳發動、日常管理、執法巡查、自律自治、示范打造等多方面發力,全面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累計簽訂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責任書11.1萬余份,發放致市民的一封信19萬余封,打造示范點80個,辦理責任區行政處罰案件985件,責任單位“自掃門前雪”意識日益增強,責任區內市容環境水平持續改善。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將根據網民朋友們提出的意見建議,抓好落實工作,并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全力推進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落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霍紅敏)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