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14日訊 13日至14日,青島市民政局聯合市慈善總會舉辦2022年全市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業務能力提升培訓班。本次培訓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市5100余名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參加了培訓。為保證培訓效果,市民政局邀請了山東省民政廳兒童福利領域的專家、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以及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的教授授課。

此次培訓,采取專家授課、案例教學和座談研討相結合的方式,圍繞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解讀、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的履職、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監護能力評估指標體系應用、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中的社會工作方法、未成年人心理分析及關愛服務對策、兒童福利保障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相關政策解讀等重要內容,對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及兒童福利相關知識進行專門培訓。旨在通過培訓,加深全市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對兒童福利政策的了解,提高他們入戶走訪、調查核實、精準甄別、救助幫扶能力,為扎實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此外,這是青島市首次舉辦市級兒童主任全覆蓋的培訓,也是全省首個同類市級范圍的培訓班。
此前,我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中提出,村(居)兒童主任基本上是村居婦聯主席或者村(居)委員會中的女性成員兼職,他們絕大多數身兼數職,平日承擔村(居)其他事務較多,業務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離專業化服務要求尚有很大差距。為此,市民政局籌備了本次培訓。
西海岸新區長江路街道兒童主任管青梅深有感觸地說:“我們這些兒童主任都是兼職的,平常工作繁瑣,沒有時間系統學習。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更加系統地學習了相關的政策和業務知識。今后一定用心用力用情關愛服務好我們社區的每一個孩子。”

據了解,2019年,民政部等十部委《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民發〔2019〕34號),進一步明確了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的工作職責。兒童主任由村(居)民委員會委員、大學生村官或專業社會工作者等擔任,優先安排村(居)民委員會女性委員。兒童主任對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至少每月走訪1次;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其他困境兒童至少每季度走訪1次;對監護較差、輟學、重病重殘、有流浪史情況的困境兒童至少每月走訪一次。特殊時期或特殊情況的,應適當提高走訪頻次。目前,全市共有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135名,村(居)兒童主任5105人。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隊伍建設,為我市開展兒童關愛保護保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我市保障機構養育孤兒169人、社會散居孤兒332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954人、重點困境兒童454人。全年共發放基本生活費3096.45萬元。2021年,將提高孤兒和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列入市辦實事,年內兩次提高孤兒和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標準,機構養育孤兒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980元;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650元;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320元,有效提升困境兒童基本生活水平。
近年來,我市積極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取得明顯的成效。去年6月份,我市成立青島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成為全國首個由市長擔任組長的副省級城市。10個區(市)同步建立領導小組,且均由區(市)長擔任組長,著力解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涉及多部門的重點、難點、傾向性問題。此外,我市年內兩次提高了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機構養育孤兒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980元;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艾滋病影響兒童)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 1650元;重點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320元,有效提升困境兒童基本生活水平。同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青島市監護困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規程》,開展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省級試點工作,實現區(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鎮(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為全市191萬未成年人織密織牢關愛保護網。
據悉,2022年,青島市民政局將著力打造“青情衛童”工作品牌,重點做好設立一支救助保護基金、編印一本兒童主任工作手冊、申報一個關于家庭監護能力評估的地方標準化等“六個一”工程,不斷推動我市兒童工作再上新臺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文/圖)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