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漫畫/林森
從上周開始,島城廣大幼兒園、小學、初中學生開啟寒假模式。這是“雙減”實施之后的第一個寒假,應該讓孩子有點新感覺、新狀態,他們的童年本就應該以快樂為底色的。這個寒假,家長們不妨放一放手,讓孩子們輕松點吧。
毋庸置疑,“雙減”政策是合乎民心民意的,從中央到地方一直高度重視。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教育部門認真做好寒假期間“雙減”工作。青島市認真落實政策,學生們也迎來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對于初中學生而言,這是第一次沒有培訓班的假期。本報調查發現,有的學生選擇放松,有的選擇主動學習,通過自學的方式查漏補缺。而在小學生中,體育類、科技類托管頗受家長追捧。可以說,這對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以及全面發展,都是有一定好處的。
寒假并非“一放了之”,教育部門和學校提供了“兜底”服務。1月12日,為解決部分家庭小學生寒假“看護難”問題,青島市教育局等四部門發布了《關于做好小學生寒假托管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青島將在小學開展寒假托管服務工作。各校將按照學生需求,堅持“一校一案”原則,周密制定托管服務方案,為學生家長提供靈活方便的服務。托管服務期間,對自行安排午餐確有困難的小學生,學校要協助提供午餐服務(費用由學生自理)。此舉顯然可以減輕廣大家長的負擔。通知還提到,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愿參與托管服務的時間,對志愿參與的教師給予適當補助。這兼顧了教師權益,有利于保障托管服務的質量。
應該說,這個寒假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讓孩子放輕松”的條件。但焦慮裹挾之下,仍然不乏家長主動加壓,這很容易為某些變相違規培訓提供市場。當然,寒假“雙減”也不代表讓孩子徹底告別學習,畢竟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仍是主旋律。但在“雙減”大背景下,家長們也應適時調整思路,以更全面的視角來評估孩子的成長,多關注自主發展、親子陪伴和身心健康。相關部門也應重視,想方設法鞏固好“雙減”成果。要知道,相比于學期中間,假期落實好“雙減”更為不易。越到關鍵時間節點,越應該持續施加影響力,進行正確引導。按照此前中央的部署,要在“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對照這一目標任務,應該有緊迫感、責任感,讓社會期待變成現實,讓人們看見顯著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