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又到了白酒傳統消費旺季。從去年開始,無論是頭部名酒還是區域知名酒,都離不開一個“漲”字。臨近春節,眾多高端白酒更是加入到“漲價潮”的行列。記者走訪發現,與高端白酒漲價形成反差的是,商超中的中低端白酒紛紛開展促銷活動,力求分得一杯羹。業內人士表示,白酒企業調價是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同時向高端化進階。而大幅促銷,除了為搶占春節市場外,還因為白酒“新國標”即將實施,部分白酒企業清理“不合規”的白酒庫存而降價促銷。

高端白酒忙漲價
“高端白酒品牌,從去年12月底就開始漲價了,掀起一波漲價潮。 ”在位于閩江路的一家酒行,店長李經理告訴記者,自2021年12月初以來,有10余家酒企的30余款產品有調價行為,以瀘州老窖、古井貢酒、舍得酒業、水井坊等為代表的知名酒企相繼宣布對核心大單品調高出貨價。“以咱青島人比較常買的瀘州老窖為例,12月之前,國窖1573的拿貨價格是980元/瓶,現在拿貨要1050元/瓶。近期,52度窖齡酒60年建議零售價調整為558元/瓶,上調了70元,43度及38度的系列產品,價格也有所上調。”李經理介紹說,瀘州老窖多個高端系列的產品,價格有所上調。
此外,舍得酒業、水井坊等知名區域酒企也都對旗下的主流產品進行了調價,紛紛開啟搶占千元價格帶的策略。舍得酒業將藏品舍得系列產品價格體系調整,品味舍得(藏品)出廠價上調30元/瓶,終端建議零售價調整為819元/瓶;智慧舍得(藏品)出廠價上調50元/瓶,終端建議零售價調整為1199元/瓶。水井坊也將52度典藏大師版整箱團購價提高50元,達920元/瓶,建議零售價調高200元至1399元/瓶。
臨近春節,名酒企業紛紛提價,實為爭奪渠道資金的一種手段。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頭部酒企漲價是為與其品牌價值相匹配的一種營銷策略。而區域名酒企漲價雖有品牌增值的因素,但亦有頭部名酒漲價后留下的價格帶空間下行業占位的需求。
茅臺依然“一瓶難求”
記者了解到,頭部品牌如茅臺雖然沒有明顯提價,但在零售終端,官方零售指導價1499元/瓶的53度飛天茅臺的零售價卻持續上揚。“53度飛天茅臺都拿不著貨,市場價基本都是2800到3000元一瓶。現在普通老百姓買茅臺的不多了,我們店里最近兩年都沒有銷售。”李經理說道。當記者問到近期大火的“虎茅”時,李經理表示,新近發售的53度茅臺生肖酒(壬寅虎年),市場指導價為2499元/瓶,也很難拿到貨。雖然銷售價格和銷售方式都還沒定,但是市場上已經炒到六七千元一瓶。
隨后,記者來到香港中路一家大型超市,詢問是否能買到53度飛天茅臺。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飛天茅臺現在沒有貨,而且拿不到貨,也無法預約。“很多市民來問,但確實是沒有貨。市場價已經超過2800元了,臨近春節,價格還會上漲。”銷售人員介紹。
在京東商場,記者搜索53度飛天茅臺,發現貴州茅臺京東自營店的產品售價為1499元/瓶,但需要限時搶購。其他銷量靠前的店家,售價在2800元至3000元一瓶。在天貓商城,記者發現飛天茅臺的價格也多在2800元至3000元,但店家的銷量都相對較低。
中低端白酒忙促銷
高端白酒漲聲不斷,在超市里卻是另一番光景——降價促銷。在島城許多大型超市里,記者都看到白酒專區正在搞促銷活動,過道上擺放著打折促銷的白酒產品,每當有顧客駐足,都有促銷人員上前推銷。
“我們促銷是從元旦之后開始的,很多名酒都參加了,而且力度很大,有些酒買起來很合適。 ”酒水促銷員向記者介紹,“像這款酒,官方定價399元一瓶,現在只要299元一瓶,買兩瓶的話還能再優惠一些。 ”記者注意到,一些白酒在降價的同時,還采用了“買一送一”或者“買大贈小”的方式進行促銷。記者發現,打折促銷的白酒產品很多也都是國內知名大品牌,但這些系列產品的價格多集中在200元至500元。 “就像這款茅臺鎮白酒,299元買一送一,醬香型,賣得也不錯,很適合自己在家喝。 ”銷售人員說,逢年過節,各大白酒品牌便會進行促銷,而“買一送一”這種促銷方式,是酒企的常規經營策略,主要目的是去庫存。
“酒類促銷具有節點式特征,越是節慶,酒企的促銷活動越是頻繁。春節是白酒四大節的重要銷售季,促銷屬于正常情況,也是滿足春節市場需求的一種表現。 ”對于酒企一邊漲價一邊促銷,山東省藏酒協會副會長牟洪波表示,這是由于酒企有不同的渠道,如團購渠道、電商渠道、經銷渠道等,它有不同的價格體系,所以本身存在一定的價差。同時,由于中國白酒具有節點消費的特征,為便于節點性促銷,指導價和終端成交價也會存在較大價差。
去庫存順應“新國標”
在采訪過程中,有銷售人員提到,部分白酒忙著促銷去庫存,是為了順應白酒的“新國標”。 “新國標”指的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推薦性標準《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該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規定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劑的“白酒”今后將不得再稱為白酒。按新標準,此類“調香白酒”要從白酒品類中剔除,被劃入“配制酒”分類。
白酒銷售員告訴記者,部分白酒因其配料中含有“食用香料”,新國標生效后只能被稱為“配制酒”,不能再叫“白酒”。記者發現,例如超市中可見的“牛欄山陳釀”“瀘州老窖二曲”等產品的配料表上明確標有“食用香料”,按照新標準,這些“白酒”將被劃為“調香白酒”,不得再稱為白酒。
據悉,牛欄山方面日前回應投資者稱,公司參與了新國標修訂,也高度重視本次新國標的出臺,第一時間組織行業專家和管理層進行研討。瀘州老窖公司則公開回應,瀘州老窖作為新國標的起草單位之一,其主要涉及的產品“瀘州老窖二曲”將很快升級為“黑蓋二曲”,全部采用固態法白酒,原有的產品將被淘汰。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國標對于酒類消費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為消費者對糧食酒的鑒別提供更多依據。新國標雖然不是強制標準,但目前主流白酒企業都已經把它作為一個行業的客觀標準高調進行宣傳,消費者也將其作為消費的重要參考依據。未來新國標的實施將會帶來整個國內白酒的品質提升,規范企業經營,提升行業整體發展質量。
市民可“撿漏”嫡系純糧酒
很多“老酒友”會專門趁著過節的時候,在各大超市、網上促銷打折的黃金時機,去“撿漏”那種物超所值的好酒。對于普通市民來說,該如何挑選一款物美價廉的白酒呢?
“大家在買酒時,一定要看清楚生產企業和商標,分清是總廠還是分廠,喝實實在在的大廠嫡系酒。”山東省藏酒協會副會長牟洪波表示,所謂大廠,是指知名廠家,而嫡系,是指酒廠自營的系列白酒。這類酒的信賴度高,酒質有國家安全保障,且具有價格穩定透明等優點,選擇這類酒不容易踩坑。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小超市的白酒可能存在把貼牌、山寨產品和嫡系產品放一起,白酒新手很容易掉坑里。有些貼牌和正品嫡系價格包裝相似,甚至包裝更加好看,需要市民擦亮眼睛。
最好的釀酒原料是糧食,在買酒時,市民一定要仔細看瓶身的原料表,如果有薯類(甘蔗、馬鈴薯等),或者食用香料、酒精的,都是劣質酒,一定要避開。只有純谷物糧食(高粱、小麥、玉米等)和水的才是優質的純糧食酒。需要注意的是,優質糧食酒瓶身一定標注的是“原料表”,而非“配料表”,白酒的配料一般是指勾兌用的物料。
在買酒時,市民肯定有注意到瓶身標注的“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等,它代表的是白酒的釀造工藝,是決定白酒優劣的關鍵之一。其中固態法釀造出來的是純糧酒,而固液法、液態法則是酒精勾兌酒。市民還可以注意,酒瓶上的產品標準號,代表的是白酒的釀制工藝,20822為固液法(勾兌酒),20821為液態法(酒精酒),挑白酒時,如果看到這兩個生產標準號,不要購買。
總體而言,相對于較貴的名酒,一些大廠家的嫡系純糧酒,雖然看上去“小眾”,但往往在春節前夕有促銷活動,可能比平常購買省出一半的錢,性價比很高。市民購買時可以擦亮眼睛、精挑細選,“撿漏”合適的好白酒。(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博文)
責任編輯:郝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