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3日訊 日前,青島實華公司儲運一隊運行三班班長尹繼德迎來一個好消息,他和另外201名優秀農民工順利轉為青島港集團合同工。這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讓廣大農民工共享一體化改革發展紅利的重要舉措,既帶給職工滿滿的獲得感,更提起了職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2007年,尹繼德從臨沂老家來到青島打工。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低、學東西慢,尹繼德就借書回家看,就連家里的臥室,也掛上了公司庫區的工藝流程圖。憑著扎扎實實的努力,尹繼德工作的第三年就開始擔任班組班長,還獲得“優秀農民工”“先進生產者”等稱號,要說還有什么遺憾,那就是一直沒能成為港口的正式員工。
今年,青島港開展創建“四強”基層隊活動,聽民聲、納民意、聚民智,出臺21條激勵政策,其中一條就是“農民工轉合同制”。在選拔優秀農民工過程中,青島港注重德才兼備,突出工作實績和現實貢獻,兼顧學歷、履歷、職稱等因素,向核心崗位和基層一線傾斜。
農民工是港口生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力量,直接關系裝卸效率和服務質量。202名優秀農民工轉為合同制員工,對于優化用工結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激勵農民工扎根港口有重要意義。轉為合同制之后,他們將和青島港正式員工享受一樣的待遇。
“港口真是把好事搬到了我們心坎上!”尹繼德在公司以總評分第二名的成績順利轉正,一舉實現多年來的期盼。
一項制度落地激活一池春水,青島港職工們紛紛將“轉合同”作為“加油站”,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身港口發展。西聯公司固機隊畢吉軍在轉為合同制后第一個周,榮獲公司“最美設備’勞動競賽評比獲得第一名;前港公司流機隊王建剛在“自由”輪、“永恒”輪等多條外貿礦船的接卸中,創出單班作業6000噸以上的高產佳績。(青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