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系統中標貴陽地鐵3號線,加上此前已成熟的通信系統、綜合監控系統——
海信實現城軌建設運營核心技術全覆蓋
新年伊始,青島企業新興產業布局再傳好消息。海信集團旗下主要負責軌道業務的海信微聯公司與交大微聯公司組成聯合體,成功中標貴陽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的信號系統項目,實現了落地應用零的突破,標志著海信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實現了通信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和信號系統三大建設運營核心技術的全覆蓋。
三大系統中,信號系統作為軌道交通運行的大腦,開發難度最大,此次經過3年多時間,在打通無數技術難點之后,海信信號系統終于打磨成熟。隨著三大系統全面實現從技術研發到落地應用的突破,海信城市軌道交通業務也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填補山東產業空白
信號系統是確保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穩定運行的核心技術,用于列車進路控制、列車間隔控制、調度指揮、信息管理、設備工況監測及維護管理,技術含量和安全要求極高。
國內城軌信號市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長期被國外技術壟斷,不僅信號設備費用昂貴,核心技術也備受限制。2019年初,已經在軌道交通通信和綜合監控領域擁有技術積累的海信,通過與北京交大微聯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正式進軍信號系統,依托雙方技術優勢協力研發國內乃至國際最安全、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并最終與綜合監控系統深度融合,目標在軌道交通全自動無人駕駛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
不到半年時間,研發團隊就將系統開發完成。但對所有軟件控制系統來說,寫完產品代碼只是邁出了一小步,更具挑戰性的是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測試應用,只有不斷測試調整才能讓產品真正穩定、好用。此后,經過長達兩年半的反復測試與第三方實驗室的雷擊、高低溫、電磁干擾測試,系統安全完整性等級達到國際最高的SIL4安全等級,核心子系統均通過了TUV萊茵公司的安全認證,這標志著系統在安全性上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目前,國內從事CBTC(基于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信號控制系統自主研發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而海信是山東省首家,填補了山東軌道交通信號產業的空白。2021年,系統成功入選了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目錄。
成功跨越“推廣難”
拿下訂單落地應用是產品在市場推廣過程中面臨的共同難點。尤其是對一個進入行業不久的“新丁”,要實現訂單零的突破更是難上加難。市場通常會因沒有項目經驗、沒有成功項目參考而有較大顧慮。某種意義上,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比技術還要難以逾越的門檻。
海信中標貴陽地鐵3號線項目是從0到1的突破,為未來從1到N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比于其他平臺的產品,海信產品的技術水平達到國內一流,特別是安全平臺的硬件具有后發優勢。”海信微聯信號公司副總經理張溢濱表示。海信的信號系統將為貴陽地鐵3號線提供基于互聯互通標準的CBTC系統解決方案和全自動運行系統解決方案,預計將在2023年6月實現一期工程的全功能開通和初期運營。
此前,海信的城軌綜合監控及通信系統已在貴陽地鐵1號線和2號線上使用。此次信號系統再次中標,也意味著海信將在貴陽率先實現城軌三大系統的全面落地應用。此外,海信還在貴陽落地了首個智慧車站項目和刷臉乘車項目。
拿下貴陽地鐵3號線項目是海信信號系統產業化的起步,也是海信城軌板塊的新起點。依托覆蓋通信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和信號系統的全領域技術優勢,海信將在持續增長的城軌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孫欣)
青島日報2022年1月21日2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