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RCEP效應,市北區出臺政策措施促進航運貿易金融高質量發展
做強做大“三大平臺” 持續放大“耦合效應”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如何進一步放大RCEP效應?作為青島掘金RCEP的主戰場,市北區正式發布《市北區促進航運貿易金融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旨在通過政策性引導和扶持,做大做強中日航線運營平臺、泛外貿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青島國際航運保險運營服務中心三大平臺,持續放大航運、貿易、金融的“耦合效應”,培育產業發展生態、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在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青島海關工作人員為前來辦事的群眾答疑解惑。 余瑞新 攝
RCEP生效后,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會加速引導RCEP紅利向市北區“航貿金”產業和領域匯集,助力青島加快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政策》提出,市北區依托山東國際航交所中日航線資產運營公司,打造中日航線運營平臺,以中日點對點滾裝直航班輪航線為牽引,吸引航運貨主和貿易商在中日航線運營平臺注冊。對于入駐該平臺的貿易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且納入市北區進出口統計的,以區內保險機構2021年度航運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基準,對補貼年度超出基準的增量保費補貼3%。對年度實繳航運保險保費收入超過2000萬元且排名前五的保險機構,按其年度區域貢獻的20%標準,對其管理團隊給予獎勵。
《政策》的背后透露出青島構建中日海上“黃金大通道”這一重要信息。“目前,我們已經對接東辰航運等頭部船運公司,計劃采用‘頭部企業+平臺公司’的運作方式,開通中日點對點滾裝直航班輪航線,這一舉措將填補北方無‘中日快線’的空白。”據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產業發展部部長、產業發展專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隋淼介紹,“中日快線”的開通,將大大縮短我國北方地區貨物到日本的水運時間,提升青島航運中心的影響力,讓青島港真正成為北方地區“出海口”。市北區產業發展專班政研部部長劉崧告訴記者,“中日快線”船只將于3月份抵達青島,正式啟航。
作為貿易和航運的派生服務產業——航運保險是港航物流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專業性工具,也是航運金融服務的重要板塊。《政策》提出,市北區將充分發揮青島國際航運保險運營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功能和業務虹吸效應,對注冊在市北區且通過青島國際航運保險運營平臺開展航運保險業務的保險機構進行補貼和獎勵。
在RCEP生效的這半個多月里,并非所有企業都享受到了政策紅利,中小微企業應對能力相對較弱,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要解決的就是這一痛點問題。當下,市北區正依托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建立泛外貿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助力企業拓展RCEP國際市場、提升競爭優勢。《政策》提出,入駐該平臺的企業,當年進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5億美元的分別獎勵50萬元、100萬元;同比每增長200萬美元獎勵4萬元。若企業首次升級為海關AEO高級認證,一次性補助20萬元。除此之外,《政策》還提出多項補助和獎勵,支持多元化RCEP經貿合作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及相關貿易產業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