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寧夏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的隊員們正在進行夜間救援訓練。因為距離黃河只有兩公里,救援站每年接到的冰上水上救援任務超過百起,因此這樣的訓練必須經常進行。
今天參與演練的,有幾名入職不到一年的新隊員,小壩站的班長劉瀚祺擔任此次演練的教員。前兩組隊員分別模擬了群眾掉入冰窟、冰面碎裂處置等險情,第三組在模擬下水救援時,有人一著急,動作出現了偏差。
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劉瀚祺:水里面浮力比較大,動作不規范下去之后容易面部著水,還會嗆水。消防隊有一句話,平時的積累就是我們在戰場上的財富。

雖然隊員們都穿著有保暖功能的干式救援服,但此時溫度已經降到了零下15攝氏度,持續的水下訓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記者也下水感受了一下。
總臺記者 許波:剛剛下水的時候,還是感覺有種浮力不是太好控制,然后一下去之后,還是有一股水的這種冰冷刺骨,尤其是水打到臉上之后太冷了,關鍵是剛剛到了這個水中央的時候,天黑水暗,真的確實是有一股深深的恐懼感。

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劉瀚祺:我們第一次下的時候也是一樣,跟你這時的心情是一樣的,冬天冰面救援比較多,所以說我們對冰面這一塊,要多練多學。

劉瀚祺今年23歲,卻已經是有了4年多救援經驗的老隊員了。去年(2021年)2月4日,就在這片水域,他用過硬的救援技能,成功救起一名落水男子。當時為了擴大救援空間,他不停地用胳膊肘敲擊冰面,這個救援畫面令人印象深刻,至今還在網絡上被網友廣泛轉發點贊。

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劉瀚祺:當時也沒想到有這么多點贊和轉發,這可能是大家對我們的認可,其實心里也挺開心的,也激勵我們刻苦訓練,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苦練本領,不怕犧牲,入隊時,我是立下過誓言的。

工作中時刻可能面臨危險,因此,日常的訓練就無處不在。

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劉瀚祺:日常我們就是體能,體技能穿插(訓練)。救援,你首先自己得有足夠的力量,什么東西最難我們就練什么,什么東西有用我們就練什么。

青銅峽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 司寧華:因為我們遇到火災的情況太多了,你不讓大家去掌握這些東西,今后在救援過程中會出問題的。通過訓練,在以后遇到真火情況下,進入內攻的情況下,也不會恐懼、恐慌。

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張文斌:其實第一次出警的時候,會有一些恐懼之類的,但是經過這幾年的鍛煉,可能自己也有所成長,也沒有想到害怕之類的,國家給我們的任務,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難。

青銅峽小壩消防救援站消防員 門嘉偉:每次出警的時候,我都特別著急,我想盡快到達現場,不能讓事態更加嚴重,但有時候有點惶恐和不安,因為我不知道前方有什么樣的困難等待著我,但這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沖鋒在前。
(總臺記者 許波 郭寶來)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