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質量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城市未來和傳承。9月22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對近日印發的《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意見》圍繞完善工程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提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的措施。
積極發展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
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建筑質量管理標準化,深入實施常見問題專項治理,在全國率先推行質量終身責任制,積極探索第三方輔助巡查,全省工程質量水平穩步提升。近三年,獲魯班獎24項、國優工程79項、廣廈獎28項,數量居全國前列,多次在全國工程質量大檢查中獲得表揚。“但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們的建筑工程品質整體上還不夠高,工程質量保障體系還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群眾對工程質量的滿意度還有待提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張曉海坦言。
為此,《意見》著眼于構建共治格局、完善保障體系、健全支撐體系、強化基礎支持等四方面提出12條具體措施。
高質量、高水平的工程建設標準是工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建筑工程項目實現高品質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撐。針對當前我省標準體系建設不夠合理、標準提升機制不足等問題,《意見》提出將積極引導社會團體和企業標準化建設,突出工藝性、方法性、操作性及“四新”專項應用,制定先進適用團體標準和“領跑者”企業標準,增加市場標準的有效供給。同時,聚焦住房保障、農村危房改造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其質量保障標準體系,圍繞建筑業集成發展,健全裝配式建筑標準規范體系,覆蓋決策、設計、生產、施工和運維全過程;推動綠色發展,完善綠色建筑及節能標準體系,推行綠色建造方式。
制定住宅常見質量問題專項治理施工方案
住宅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千家萬戶的居住安全、居住舒適度。其中一些常見質量問題雖然不影響主體結構安全,但一樣會給廣大住戶帶來很大困擾。
“這些常見問題治理工作是動態的,一部分問題通過采取防治措施得到了有效治理,伴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又會出現新的問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質量安全處處長潘峰介紹,著眼為群眾打造放心工程、滿意工程,我省將深化常見問題治理作為落實《意見》的重要內容,進一步落實治理責任,指導督促建設單位下達治理任務書,將治理目標納入商品房銷售合同;設計單位做好常見問題防治設計專篇;施工單位制定專項治理施工方案。
同時,進一步嚴格過程管控,嚴把驗收關口。實施樣板引路,現場設置實物樣品庫、樣板間、樣板層,及時交底治理關鍵工序、工藝和構造做法。推行設計單位常見問題專項交底制度,嚴格按圖施工。強化分戶驗收管理,竣工驗收前邀請業主代表參加,對住宅內部和相關公共部位全數檢查。推行比對性復核制度,隨機對分戶驗收情況進行不低于10%的比對性復核。
針對當前房地產開發企業質量責任不落實、質量問題多發、投訴處理難問題,《意見》提出了強化建設單位對建設全過程質量首要責任和竣工驗收主體責任,嚴格落實房地產開發企業對業主的質量保修責任,開展以建設單位為重點的質量信息公示試點。
完善建材產品質量追溯
混凝土質量直接關系工程主體結構安全,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建筑材料。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由于多方面原因,混凝土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過快,一些生產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質量管控風險增大,再加上混凝土工程施工手工作業較多,現場管控風險也不小。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建筑工程監察專員賈鳳興透露,通過監督檢查發現,我省個別工程也出現了類似的風險隱患,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對此,《意見》明確我省將加強材質管理,完善建材產品質量追溯、風險預警、信息共享、部門聯動響應處理機制,落實生產、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嚴格材料進場驗收、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嚴厲打擊檢測弄虛作假行為。加強對重點建材的抽測,對發現的質量問題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監管合力,依法依規嚴肅處置。開展預拌混凝土質量專項整治行動,規范預拌混凝土企業、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及其所屬專項試驗室質量行為。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