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公布數據:2021年山東省青島市糧食播種面積720.1萬畝,比2021年增加15.8萬畝,增幅2.24%;單產434.35公斤/畝,比2021年增加1.9公斤,增幅0.44%;總產312.7萬噸,比2021年增加8.19萬噸,增幅2.69%。青島市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面積、總產增幅均超過2個百分點,單產、總產均創近十五年新高。
青島市將糧食安全作為保底線的重大政治任務扛牢抓實,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惠糧政策,強化督導考核和技術指導,實施“藏糧于地、藏根于技”戰略,統籌耕地地力保護、高標準農田、綠色高質高效、秸稈綜合利用、綠色種養循環、化肥減量增效等項目資金,增肥糧田,夯實基礎;打贏近三十年最重小麥條銹病防控攻堅戰、草地貪夜蛾和玉米南方銹病阻擊戰、多年不遇秋汛陣地戰,實現了夏糧高位增產、秋糧穩產豐收。堅決貫徹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要求,壓實區市抓糧重糧主體責任,農民種糧積極性明顯提高,糧食播種面積近十五年來第三次邁上720萬畝臺階。青島作為沿海港口城市,既有發達的工業和旅游業,也有現代化的都市農業,糧食面積一直穩定在700萬畝以上,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整建制實施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突破糧食生產關鍵技術瓶頸。堅持攻關區、示范區、輻射區“三區”共建,在西海岸、即墨、膠州、平度、萊西等五個產糧大縣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打造100萬畝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田。目前,綠色高質高效技術集成模式實現在青島市糧食作物全覆蓋。因地制宜推廣旱作節水農業技術,制定發布關鍵技術指導意見20余個,2021年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14.5萬畝。
實施糧田“增肥”行動,提升耕地質量。在即墨區和膠州市打造秸稈全量使用重點縣,突出秸稈肥料化利用主攻方向,采用“秸稈粉碎+菌劑噴施+深翻掩埋+智能監控”模式直接還田5.85萬畝,利用秸稈等堆肥還田2.73萬噸。在萊西市打造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推進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完成堆肥4.6萬噸,以糧田為重點,還田面積達10萬畝。2021年青島市累計實施糧田堆肥還田11.5萬噸、增施商品有機肥2.2萬噸。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21年,青島市新建高標準農田34.62萬畝,累計建成366.74萬畝。實施農機深松整地,101.48萬畝耕地變為保墑蓄水透氣的“面包田”。
“2021年,青島市糧食高位增產實屬不易。其間,早春小麥遭遇倒春寒天氣,穗期發生近30年以來最嚴重的小麥條銹病;玉米生產面臨草地貪夜蛾和南方銹病等病蟲危害,秋收期間又碰到多年不遇的秋汛。”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青島日報記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稿件原載于2022年1月27日《青島日報》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