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7日訊 “老王,聽說你家的盆景葡萄進北京冬奧會了,我來預定2000盆。”今天一大早,平度仁兆鎮沙北頭合作社理事長王桂欣便接到了廣州花卉供應商的電話,自從合作社的盆景葡萄進入了冬奧會,沙北頭合作社的銷售市場又上了一個臺階。

寒冬時節,青島的氣溫已降至-5℃,走進沙北頭村的盆景葡萄、盆景火龍果大棚,里面溫暖如春。北側占地1畝的冬暖式盆景葡萄大棚中,一片片嫩葉綠意盎然;南側占地2畝的盆景大棚中,一排排兩米多高的大盆景火龍果、大盆景荔枝枝蔓盤旋,尚未吐芽……“預計3月份,盆景葡萄就會結出晶瑩剔透的果實。2019年3月,盆景葡萄被指定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觀賞類產品,去年3月,第一批30盆盆景葡萄拉往冬奧會指定酒店和比賽場館。”談及冬奧會,王桂欣打開了話匣子。
“冬奧會觀賞類產品供應商工作人員王錦雷對盆景葡萄的特點、管理方式、生長方式進行了詳細的了解,最終被盆景葡萄的高品質及創新種植理念吸引而敲定了我們家?!蓖豕鹦澜榻B,“夏果冬種”既要保障口感又要實現美觀,經過專家和創新團隊的反復論證和實驗,在7到8月份通過一種叫“花芽分期”的技術對盆景葡萄進行強制休眠,休眠期縮短至不到1000個小時,而后把葡萄移到保溫大棚套盆生長,利用冬暖式大棚光照和合適的溫濕度,加快葡萄授粉過程,縮短其生長期,使葡萄在白天吸收并積蓄熱量,晚上生長。

在盆栽葡萄大棚中,觀海新聞記者看到,盆栽葡萄統一使用由草炭、椰糠、珍珠巖組成的配置營養土,一是盆栽重量輕、便于搬運,二是透氣性好、根系旺盛,葡萄根系最長可達10厘米;除了采用高保溫、高透光的大棚覆膜,在溫室內又增加一層保溫膜提高棚內溫度,土壤表面裝有電熱線用于提高地表溫度;溫室大棚上部的水溫循環系統、空氣能系統通過實時人工降雨提高室內濕度。
創新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技術保證了每盆掛果在2至3公斤左右,相較于大田葡萄8度的甜度,盆栽葡萄的甜度可達15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控葡萄上市時間,在葡萄生產的淡季讓掛滿葡萄的盆景上市。

沙北頭農民創業園成立于2016年,盆栽葡萄在2019年便亮相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短短幾年間,創業園陸續創新盆景荔枝、火龍果、百香果、藍莓等高端種植,現已擁有千畝示范種植基地和高端果蔬工廠生產基地。目前,園區已入駐11家創業實體,815戶社員人均年純收入38000元。
“隨著冬奧會臨近,盆景葡萄的關注度也水漲船高,廣州、香港等地的花卉市場也進一步打開。”王桂欣說,相信盆栽葡萄將在“后冬奧時代”迎來里程碑式的銷售市場,為當地居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