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蘭州新區西岔鎮的避險移民安置區——新康村,住著3500多位2021年從地質災害高發區舟曲縣搬遷過來的山區群眾。其中一位居民叫尚金亮,搬遷之前,他家就在2021年2月發生大面積滑坡險情的果耶鎮。現在住進新家已經大半年了,再過幾天,尚大哥一家就要迎來在新家園里的第一個春節。他家的新年準備怎么過?一起來看看↓
臨近春節,尚金亮正帶著兩個孩子忙著布置新家,但晚飯時,下班回家的妻子李風愛的一個決定,卻打亂了家庭的過年計劃。因為李風愛工作的玫瑰花棚缺人手,她已經報名加班,從大年初一到初六都不能在家過節。

兒子:你知道這三天年有多重要么?365天才過三天。
尚金亮:并且這是第一個年,這個意義相當深厚,你說對不對?
兒子:咱們搬上來的第一個年。
李風愛:反正我就是要去加班。
尚金亮:你加吧,我不同意,到時候我給丈人說去。
嘴里埋怨著妻子,但第二天一早尚金亮還是像往常一樣起床就忙活,不僅要準備早餐,還貼心地為妻子做好了午飯,裝在保溫桶里。其實,他很理解妻子為什么堅持春節加班。

尚金亮:主要是她在家里待了好幾年了,看孩子,老是看孩子,現在出來了,好不容易有這個工作的機會,她也喜歡那份工作。她喜歡就讓她做吧。
李風愛工作的花卉基地工作離家將近二十公里,上個月她騎電動車把手摔傷了,這段時間一直是弟弟開著私家車接送她上下班。搬遷之前,李風愛出門打過工,因為放心不下孩子,只干了10個月就回來了。家門口沒有就業機會,她只能在家看孩子照管家務。

李風愛:村里面年輕人都出去打工,留下帶孩子的也不多,村里面人也少,就挺孤單的,挺崩潰的感覺。
搬到新家后,能夠在家門口上班了,李風愛很珍惜。她先后干過采摘工、抹芽工等多個工種。因為勤快好學,又負責任,短短四個月,就被提拔成質檢員,現在每天的任務就是對抹芽情況進行巡查。

李風愛:這枝昨天晚上它都是這個樣子,但是經過一晚上,它就變成這個樣子了。你少采出那些花都是對公司的損失。
春節后,新康村附近還會建設好幾座新花棚,李風愛希望能抓緊時間努把力,爭取當上花棚的主管。

李風愛:就算累得不能動了,心里面就是很愉快、很踏實的(感覺)。

妻子在花棚里忙活的時候,尚金亮和孩子繼續在家里準備著過年的事情。新房子總共花了十五萬元,其中政府補貼了十萬元,還提供了五萬元的五年免息貸款。成家十幾年,只有這幾個月的日子過得最踏實。之前在老家時,外出打工掙的錢,大部分都用在修房子上了。

尚金亮:從我記事起,我爸爸(就)在修房子。主要就是地質災害,地不穩當,老是滑,今年滑一點,明年滑,滑個兩三年,房住不成了,再找地方,再修,修了又再滑。

2021年2月,一場山體滑坡又把尚金亮剛花了近二十萬新建的房子毀了大半,就在他盤算著繼續借錢建房的時候,甘肅省啟動了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磨里村整體遷到了蘭州新區西岔鎮,尚金亮一家分到了這戶96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子。
家安下了,尚金亮也謀劃著自己的“轉型”。前面十多年,他一直在外打工,和家人聚少離多,掙錢和團圓之間,總是難以兼顧。新康村的3000多搬遷移民中,青壯年勞動力接近三分之一,搬到新區后,大伙都有著在家門口就業的想法。村里針對蘭州新區建設項目多的情況,決定成立一家建筑勞務公司,把大家組織起來一起找活干。尚金亮在年輕人里有威望,還有著建筑從業經驗,被大伙推選為領頭人。依托移民就業扶助綠色通道,公司在去年年底已經拿到了營業執照。但尚金亮蓋房子內行,談項目、招投標這些商務事項卻沒經驗。這天,他就約上了一直在蘭州從事建筑勞務承包業務的同村好友王書朝談合作。

尚金亮:我們倆也是今天才好好地交流一下。
王書朝:現在我準備給自己注冊一個勞務公司。剛才我們碰到一起,他說已經有這個東西。如果以后有什么活的話,有什么項目的話,就直接用他的(營業執照)。
尚金亮:我們可以一塊干。
王書朝:我負責干就可以。
尚金亮:我給他把這個事敲定了,如果我是經理,他就是副經理,我們兩個就聯合起來。

和往常一樣,一家人又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吃著晚飯。
尚金亮:幸福的含義太多了,我感覺就是有老婆、有兩個小孩子,就像現在,我已經很幸福了。
李風愛:我覺得幸福就是一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個也不缺,全在一起。
女兒:幸福就是有爸有媽有家。
記者:你覺得過年應該有啥?
兒子:有家人,還有飯菜,有鞭炮,還有煙花。
責任編輯:陳海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