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8日訊 更“聰明”、更人性化的城市是什么樣的?正在推進的市南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或許能給人們一些提示。記者從市南區大數據局獲悉,市南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一期)已完成招投標,項目將在市南區構建一個區級云腦中樞,匯聚綜合政府、企業、物聯感知、互聯網四類數據,并在此基礎上打造智慧街區、智慧社區、智慧園區三大場景示范區。今年年底建成后,可以給手機充電的公共座椅、可以玩AR互動游戲的特效設備、可以定向播放廣場舞音樂、監測高空拋物、占用消防通道的系統等一批充滿科技感的新設施將出現在市南沿海一線、居民區、園區內。

據了解,市南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一期)由海信網絡科技公司與青島市公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市南區大數據局局長許潔先介紹,在智慧街區建設方面,市南區以五四廣場、八大關、棧橋景區前海一線為重點,建設“江北一流”的智慧文旅街區,以中山路沿線為核心,建設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智慧街區。建成后,智慧街區示范區通過建設智慧導覽屏、AR場景特效、智慧公共座椅、景區視頻監控、智能無人機和潮汐監測系統等多種智慧化應用,為市民游客提供樂活樂游的智慧新體驗。

項目建設方、海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孫永良介紹,在景區和商圈內設置的智慧導覽屏等設施,具有旅游資訊查詢、景區位置信息展示、景區路線和客流數據查詢等服務。游客還能通過導覽屏獲取特色小吃、百年老字號、網紅店鋪等商業信息。
在棧橋、中山路等地設置的智慧公共座椅,讓市民游客休息的同時,還能提供手機充電、藍牙音響、夜間景觀燈等功能。“智慧公共座椅采用太陽能發電系統,由座椅中的鋰電池儲存電能,搭配了藍牙智能音箱,智慧公共座椅綠色環保節能、安裝無需掘路布線、自動調節光亮,造型美觀、科技感十足。”
部分景區內布設的AR場景特效設施,可以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化旅游智慧導覽及實景+3D AR特效的網紅景點新體驗。“棧橋、音樂廣場的AR特效設施,運用AR增強現實技術,在AR虛擬機上展示網絡熱點事件、人物、場景、動畫等多種網熱IP,能在傳統景區為市民游客帶來新鮮的科技體驗。”孫永良說。
記者還了解到,針對外地游客因漲潮被困在海邊礁石上的情況,市南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在棧橋、魯迅公園、小青島等附近海域部署了潮汐監測系統,用于遠程監測景區附近海域的實時水位狀況,管理部門可通過該系統及時掌握海域的降水、斷面水位等水文狀況,從而及時作出管理決策。同時通過對潮汐監測系統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獲取漲潮速度和漲潮時間,并將所得預計漲潮時間發送至應急廣播系統,為游客提供海水漲潮自動預警服務。
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市南區將在轄區多個試點小區內打造安全防控、便捷通行、居家養老等特色應用場景,向上與智慧城市管理打通,向下與智慧家居、智慧生活融合。
例如,通過在小區獨居老人家中安裝煙感傳感器、燃氣報警器、居家養老設備,對社區獨居老人家中異常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在消防通道設置智能監測設備,對消防占道違停等現象進行智能識別,支撐消防通道亂停車現象治理。針對“廣場舞擾民”的問題,市南區在試點小區廣場內安裝定向廣播設備,“市民掃碼可以連接定向廣播,而通過聲學高新技術,廣場舞的音樂只限定在特定的區域內傳播,解決了音樂擾民的問題。”孫永良告訴記者。此外,試點小區內布設的高空拋物系統,可以對高空墜物進行捕捉,并對拋物物品進行軌跡跟蹤和溯源分析。
智慧園區示范區將著重打造市南軟件園和動漫產業園兩園區,可實現“一網通管 、一碼通園、一網通辦”,實時掌握園區中企業、經濟、資源,使園區管理能力與服務能力提升,也可以根據匯總的企業、經濟等數據掌握園區企業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項目建成后,所有的數據資源都匯聚在市南區云腦中樞平臺上,可以基于現實數據,實現基層治理分析、夜間經濟分析、城市更新需求識別、景區工作管理研判、停車位規劃、區重點事項、城市發展重點指標分析等功能,幫助政府進行更快速、更有效地決策。”許潔先表示。(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萌 圖片為效果圖)
責任編輯:喬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