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青島港競逐“雙碳”新賽道
引入光能、風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打造全智能零碳碼頭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30日訊 春節前夕,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總面積超過3900平方米的光伏屋頂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2臺高達31米的風力發電機組巍然矗立,標志著自動化碼頭陸上分布式光伏、風力發電項目一期工程正式竣工。

港口作為傳統能源消耗大戶,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領域。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和用能結構,匯制“雙碳行動”開發規劃,引入光能、風能、氫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推進分布式光伏、風力發電并網系統,全力打造全智能零碳碼頭,助力實現“碳中和”。
據悉,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風電發電并網系統與港內環境和建筑相匹配,利用港區內現有的建筑屋頂及場地建設無人值守、自動化運行、遠程監控的分布式光伏和風機電站,改善電網結構,助力節能減排。

其中,分布式光伏項目規劃建設裝機總容量為1968.9KW的光伏電站,預計年平均發電量202萬KWh,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942噸,年節約電費25.6萬元。分布式風力發電項目規劃建設2臺單機功率為120KW的中型風電機組和4臺單機功率為4.8MW的大型風電機組,裝機總容量達19440KW,年發電量4886萬KWh,每年可減少碳排放46860噸,年節約電費615.6萬元。

除了光伏和風能外,青島港還在提速建設氫能港口。去年12月29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加氫站正式啟動,項目設計日加氫規模為1000kg,一期先行建設500kg,設計能力日加氫能力約50輛氫燃料電池車,每車大約加注8-10分鐘。這是全國港口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充裝示范運營項目,將對“中國氫港”建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可大幅減少港區車輛燃油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王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