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備年貨
第五十三回有一句交代:“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和鳳姐兒治辦年事?!边@是過年活動的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呢?正月十八。但這以后還有些余波,親友之間宴請什么的。差不多正月底才算完吧。前后是兩個月。
所謂“治辦年事”就是準備年貨。榮國府這邊卻沒有細寫,轉到寧國府這邊,寫了一節烏進孝進租。這烏進孝是寧國府的田莊黑山村的莊頭,他呈上了一個長長的賬單,寫著今年田莊送租的內容,其中包括鹿、獐、狍、野豬等各種野獸,還有豬、羊等各種家畜,雞、鴨、鵝等各種家禽,熊掌、鹿筋等各種野味,榛子、松子、杏仁等各種山貨,海參、蟶干、鱘鰉魚等各種水產,以及各種品質的稻米雜糧,各種品質的柴炭,形形色色,無所不包。
這些東西有些大概是用于日常消耗的,如柴炭和稻米之類,其余大多是過年的用品了。東西雖然多,但要兼顧宗族中各支派,卻又并不多了。只見賈珍留了祭祖和家中所用的,“余者派出等例來,一分一分的堆在月臺下,命人將族中的子侄喚來與他們。”他就靸著鞋,披著猞猁猻大裘,命人在廳柱下石磯上太陽中鋪了一個大狼皮褥子,曬著太陽看各子弟們來領取年物。賈大爺很神氣,心情也很愉快。
準備壓歲錢
過年要準備壓歲錢。這個也是有儀式感的,所以事先讓金鋪給澆鑄了專用的小金元寶、銀元寶(這就像我們要到銀行去換嶄新的紙幣)。寧國府是用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兩六錢七分,共總傾了二百二十個錁子,有海棠、梅花、筆錠如意、八寶連春等不同式樣。銀錁子澆了多少沒有說,那肯定是比金的多。這么一寫,賈府過個年有多么奢華,也就可見一斑了。

掃屋
新年要有新氣象。怎么個“新”呢?首先是要把門前屋后打掃干凈。賈氏的宗祠在寧國府內,要準備隆重的祭祖儀式,更是要命人“開了宗祠,著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屋以備懸供遺真影像?!?/p>
貼門神、對聯
再有一個明顯的“新”,是“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門神貼在大門上,是一對勇猛威武的武將形象。本來并沒有具體所指,后來民間的說法,這畫的是唐太宗手下大將尉遲敬德和秦瓊。掛牌是寫著“?!敝惣檎Z的木牌,懸掛在不同位置。至于這里的桃符,據鄧云鄉解釋,是指木制的對聯牌,所以要“新油”就是重新上漆。這些裝飾性吉祥器物都放置在醒目的位置,而且色形鮮麗,改換之后,景象便煥然一新了。
祭祖
在年節中,人們總是覺得除夕比元日更為熱鬧,古代更是如此,因為有非常重要而隆重的祭祖儀式。對信守傳統文化的中國人來說,祭祖是一種強化親緣認同和家族紐帶的儀式,它把生命的綿綿不絕視為生命的最高意義。
除夕是祭祖的日子。從賈母開始,包括平日里從不回府的賈敬,整個賈氏宗族中的人,不論男女長幼和支派的遠近,全都聚集到宗祠,按照一定的規則各自站好位置,舉行祭祖儀式。等到賈母拈香下拜,眾人一齊跪下,把五間大廳、三間抱廈、內外廊檐、階上階下,塞得沒有一點空地。人雖然多,卻是一片肅靜,只有首飾和玉佩微微搖曳之聲,還有就是眾人站起、跪下時鞋子移動踩踏的聲響。這是一個非常莊肅的儀式,人們懷念祖先,祈求祖先之靈保佑這個家族永遠興旺。
年夜飯
祭祖之后,賈母回到自己的住處。從賈敬、賈赦開始,直到兩府的仆人丫鬟,依次過來向她叩拜行禮,賈母受禮后,向諸人分壓歲錢、荷包、金銀錁。這也和今天一樣,晚輩叩頭,長輩分錢。之后擺上合歡宴來。這相當于現在的“年夜飯”吧。但從《紅樓夢》的描寫來看,這主要是儀式性的,不是一場真正的宴會。因為宴席上“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畢”,就宣告結束了。它主要是取一種全家歡聚、吉祥如意的氣氛。

古代新年元旦宮廷中要舉行朝會,這是國家的禮儀。這日五鼓,賈母等又“按品大妝”——按照自己誥命的等級穿上正式的禮服,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同時也給做了貴妃的賈元春賀年。參加宴請回來,再到寧國府祭過列祖。這些都是正式和重要的儀式。完畢以后,對賈母這位“老祖宗”來說,任務就差不多了,可以歇息了。所有賀節來的親友一概不會,只叫自己喜歡的晚輩親戚或家里的孩子說閑話,玩游戲。其中有一項是抹骨牌,這是麻將的前身。過年了,打麻將是應該的。
會親友、吃年酒
但是管理家族日常事務的王夫人與鳳姐卻不能停下來,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日才完了。早又元宵將近,寧榮二府皆張燈結彩。這是過年的最后一個高潮,也是尾聲。至十五日元宵之夕,賈母在大花廳上擺了幾席酒,舉行了一場家宴。賈母作為賈府全盛時代的當家人,宴席上的陳設是不露豪華,而極其名貴,烘托了賈府曾有過的煊赫和老太太的趣味。單說那設置于酒桌之間的紫檀透雕的屏風上,嵌著一種繡品,連世代富貴之家也很少有。賈府原有三套,兩套晉獻給了皇宮,只有老太太身邊也還留著一套。過年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一種高潮。
為什么元宵節過了,年節還不結束呢?因為正月十七,還有一場祭祖儀式。祖先以一種無言的期待,注視著節日的全部過程。
為什么中國人這么重視過年?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只有避開農忙、避開勞作,才能維持一種大規模的節日活動。另一方面,中國的古人習慣于用循環或說輪回的眼光來看待萬物的變化。在時間的輪回當中,人們總是在尋求新的希望。新年意味著時間進入了新的循環,是一個新的開端。人們有理由認為,那過去的一切災難和不幸都應該結束,在一個新的輪回開始的時候,人們希望在新的時間之中,享有更多的幸福、更多的快樂。所以新年是一個很強烈的表達祈福的時辰。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