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10國正式生效,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由此啟航。
為了這一天,搶占先機的青島苦練內功,聚勢蓄能。一年內,RCEP試驗基地多個項目入駐,4大功能性平臺投入運營;市級層面制定6個方面21條政策措施,創新制度先行先試……
生效當天,青島海關發出全國首份RCEP原產地證書,青島市稅務局受理RCEP正式生效后首筆出口退稅申請,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啟用……一系列動作打響了迎戰RCEP的第一槍。

RCEP生效實施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意義已成共識。一方面,RCEP是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紐帶和橋梁,使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加緊密相連;另一方面,作為穩外貿、穩外資的有力抓手,RCEP生效蘊含著巨大的貿易創造力,將為城市產業提質升級、市場活力迸發帶來多重積極效應。
那么,RCEP落地一個月,對青島區域經濟發展和外貿企業到底帶來哪些變化?RCEP新舉措釋放的外貿紅利,企業能否“接得住”?
隨著2月1日RCEP對韓生效,青島在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方面將再獲新機遇。應對新挑戰,企業的著力點在哪,政府部門應如何發力為新經濟保駕護航,助力青島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超越?
01
化工業、制造業等受益明顯
RCEP的政策紅利,如何利好青島?企業最有發言權。
“環己胺出口到日本,以前需繳納3.1%的關稅,現在能享受‘零關稅’待遇。”青島昂必立實業有限公司主營化工品出口,其業務二部經理崔玉嬙在和青島海關關員商討公司享惠方案后得知,RCEP生效后,公司預計每年能夠享受關稅優惠約320萬元。
在制造業領域,RCEP生效后,制造業的成本降低,外貿企業發展環境優化。觀象君自青島海關了解到,洋馬發動機(山東)有限公司在RCEP生效首年,自日本進口的零部件將節省關稅成本200萬元,預計全年進口額超4億元;青島扶桑精制加工有限公司在RCEP生效后,將抵消2019年日本對華取消普惠制關稅優惠的不利影響,日本母公司將會給予中國加工廠更多的生產訂單。

隨著2月1日RCEP對韓生效,韓資企業也可憑韓國出口商自主出具的原產地聲明適用協定稅率,破除中韓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項數限制等制約因素,享受紅利。
不只是化工業、制造業,據青島海關關稅處一級高級主管姚勇介紹,RCEP全面生效后,青島紡織服裝外貿企業受益也很明顯,部分企業不用再因關稅弱勢而通過壓低價格爭取市場,與東盟國家同行的競爭力增強,企業利潤也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農產品、冷凍水產品也迎來利好。
RCEP山東企業服務中心是全國首家聚焦RCEP經貿合作的綜合性企業服務平臺,為全省3萬多家外貿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觀象君了解到,自1月1日RCEP正式落地生效以來,截至1月24日,該平臺公共服務窗口中,海關簽發紙質原產地證書1837份,發放空白原產地證書1784份;稅務受理出口退(免)稅833筆,總額達1.48億元。
02
“吃透”政策還需要時間
協定的關鍵在于實施,先熟悉了解規則的人,贏面更大。
觀象君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多數青島企業正處于“吃透”相關貿易規則的階段,RCEP落地一個月,并非所有外貿企業都如愿順利享受到政策紅利。個別企業盲目求“新”適得其反,“國別減讓”難倒企業,從而出現多繳、漏繳稅款問題,企業技術能力偏弱導致貿易糾紛等現象也常常出現。

“同一原產國的同一貨物在不同優惠貿易協定項下所適用的稅率和原產地規則也可能有所差別,各企業應針對自身情況,比較不同優惠貿易協定項下的降稅水平及原產地規則,擇優適用。”青島海關關稅處原產地管理科科長趙廣英介紹,他就曾在工作中遇到過因選擇失誤而影響享惠效果的案例。
“青島某時裝有限公司在RCEP生效之初,盲目追‘新’,想當然地認為最新的就是最優惠的,為一批出口到澳大利亞的女式上衣申辦RCEP原產地證書。海關比對稅率后發現,該批貨物在中澳自貿協定項下對我國100%原產商品實施零關稅,但RCEP項下澳大利亞零關稅比例僅為75.3%,我們建議企業繼續申辦中澳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RCEP的關稅減讓是分國別、分階段的,而且國別關稅差異技術難度大,據青島報關企業海程邦達反映,RCEP“國別減讓”技術難度超出以往的任何自貿協定,報關員若對相關規定了解不足,企業合規申報就會受阻,從而出現“非故意”多繳、漏繳進口稅款等問題,存在經濟和法律風險。
RCEP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由此來看,關稅減讓無疑是RCEP帶來的最大紅利,這也成為多數企業尋利的首要關注點。但RCEP所涉及的不僅僅是關稅,通關、貿易、投資等都是它的重要內容,相比之下,多數企業對RCEP項下的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爭端解決等內容關注度不高,“走出去”雙向利用我國與自貿伙伴的自貿區網絡實現產能配置優化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強,都有可能導致企業錯失發展先機。
03
瞄準紅利轉型升級是關鍵
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打破了原來中韓、中澳、中國東盟等不能跨協定累積的限制。在這一背景下,企業要想充分享受協定紅利,靈活性和多樣性的供應鏈、產業鏈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
青島貴華針織有限公司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投資建設針織服裝加工廠,產品主要銷往日本等國際市場。RCEP生效前,雖然國內母公司主營生產針織布料,但是為了能夠享受日本給予越南原產針織服裝的關稅優惠,越南加工廠只能從當地采購布料再加工;RCEP生效后,越南加工廠使用的中國產布料可以視為締約方成分,可憑越南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在日本享受關稅優惠,并逐步降為零關稅。
“我們公司生產的布料為無水印染的高級布料,調整供應鏈后,不僅能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在對日出口上較東南亞國家更有競爭力,而且有利于打通公司跨國產業鏈,消化國內針織布料產能。”青島貴華針織有限公司營業部部長李毓琴介紹,公司正著手根據實際情況部署調新供應鏈,預計調整后每年可增加利潤100萬元,新增國產布料出口2166萬元。

雖然看起來僅是原材料購買地的更改,但隨之而來高漲的利潤、訂單,則都直接考驗著企業優化采購、生產、物流等各鏈條的敏感度和執行力。在某種意義上,通過創新和科學規范管理手段“賦能”的現代企業,在“Made in RCEP”的游戲規則中才能更游刃有余。
“一方面,RCEP對其他國家出口的促進作用,將會倒逼中國相關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中日首次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將促使企業開拓市場,日本高端消費市場的實際需求和先期已占有市場的競爭伙伴,也會倒逼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山東省世界經濟研究基地主任、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周升起認為,一個月時間過短,不足以評判青島企業應對RCEP所做的實質性成效,但無論如何,“瞄準紅利轉型升級是關鍵,只能快不能慢。”
04
多做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文章
站在更開放的平臺,活躍的國際貿易、資本的雙向流動都將帶來激烈的國際競爭,對城市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打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更好地服務外貿企業,自RCEP生效以來,我市商務局、貿促會等相關部門已開展了RCEP政策研究、RCEP規則、海關AEO認證、商事法律、風險防范等多場專題培訓。作為推進RCEP落地實施的重要部門,青島海關還積極創新,聯合各區市布局RCEP企業服務專班、RCEP監管服務創新試驗基地等,對企業進行“一對一享惠方案”指導,幫助企業做原材料供應鏈、開拓市場等謀劃,進一步提升企業享惠空間。

當然,僅“充電”還遠遠不夠。RCEP除了在貿易上涵蓋諸多改革措施和規則條款外,還會讓外貿企業面臨業務流程更繁雜、外貿環節成本偏高、融資貴融資難、外貿糾紛等考驗。此時,“配套”成熟和完善的市場環境,才能讓企業在應對激烈的競爭中更有底氣。
觀象君在采訪中發現,青島“港強航弱”的特征較為明顯,航運金融、航運服務等要素資源欠缺。單從航運保險服務這一領域來看,青島市年度航運保險保費市場在30億-40億元,但在本地實現的市場規模卻不到10億元。
“航運保險是港航物流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專業性工具,購買航運保險的主動權在企業手中,團隊專業性、險種、服務網絡等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太平洋產險國際業務部總經理許能指出,青島的保險主體多,但航運領域人才專業性相比江蘇、上海、深圳等地來說是個短板,青島航運保險的市場生態還有待完善。
可喜的是,作為青島掘金RCEP的主戰場,市北區已意識到這一問題,并于近日發布《市北區促進航運貿易金融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旨在通過政策性引導和“真金白銀”的扶持,做大做強中日航線運營平臺、泛外貿綜合服務管理平臺、青島國際航運保險運營服務中心等三大平臺,加速引導RCEP紅利向市北區航貿金產業和領域匯集,持續放大航運、貿易、金融的“耦合效應”。
RCEP的紅利正在持續釋放。想在前、做在前的青島已經步入“收獲期”,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作者 | 余瑞新
責任編輯:王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