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4日訊 今天上午11點,一雙“機器人妙手”通過5G網絡從青大附院嶗山院區“伸展”至2000多公里外的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人民醫院手術室,為71歲的膀胱癌患者實施了膀胱根治性切除手術,控制臺前操作這雙“手”的是青島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牛海濤。
三個小時后,手術成功完成,術中患者無明顯出血及周圍臟器損傷等并發癥。此次手術是世界上首例5G聯合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的超遠程泌尿外科手術,標志著遠程醫療應用的新高度,成為遠程醫療中的里程碑事件。
觀海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患者的盆腔通過微創術開了6個小孔,手術過程中“妙手”機器人精準復現遠端醫生手術動作,通過海信5G+自由視點直播系統,西秀手術室場景全息投影到青大附院手術操作現場,使牛海濤與患者、手術助手在幾乎“零時延”的環境下實時互動。牛海濤的手并不能伸入2000多公里外的患者體內,但卻能夠像現場開腹手術一樣靈巧、精確地處理各種病變,在西秀手術室的手術助手只需要提供分離、止血等幫助,牛海濤操控的機器人“手術刀”就能夠實現360°無死角的操作,精準地進行病灶切除。
本次遠程手術中采用的威高公司“妙手”手術機器人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機器人手術系統,除了具備傳統機器人操作靈活和智能化的特點外,還具有操作設備簡潔輕便、使用維護費用低、設備兼容性強等一系列優勢,目前已成功應用于臨床。它打破了美國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行業壟斷,它的機械臂具有7個自由度并可實現540°末端旋轉,可以精準地復現醫生的手術動作。
中國聯通5G網絡智能醫療感知交互技術為本次遠程手術提供了信號傳輸保障。據悉,遠程手術中所采用的5G網絡帶寬達到1Gbps,具有相對較低的延遲時間,以往遠程手術中采用的因特網多需要專用線路連接或專用網絡光纖,而本次手術可以不受線路(專線)的地域限制。此外,5G網絡還具備多連接性等潛在優勢,可同時連接遠程手術中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和手術機器人采集的數據等。網絡安全是遠程手術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國內頂尖網絡安全廠商深信服集團為此次手術提供組網安全建設。其中涉及的下一代防火墻、廣域網加密網關、日志審計、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網絡安全產品,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手術中使用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及5G+自由視點直播系統均由青大附院與海信集團研發。計算機手術輔助系統可以在術前利用三維重建精準還原尿路原貌,立體、精準地顯示病變,為醫師診斷、評估病情,決定手術方案提供可靠依據。5G+自由視點直播系統本次是全球首次應用于遠程機器人手術直播,該系統通過在手術臺周圍環繞安裝的高清攝像機陣列,可以多角度立體化拍攝手術臺上機械臂的動作細節,使醫生“沉浸式”全方位掌控遠程手術臺現場情況。
西秀區人民醫院是青大醫療集團成員醫院,也是青大附院定點幫扶醫院。手術患者是當地偏遠山區貧困人員,3個月前已明確診斷為膀胱癌,卻無力承擔醫療費用。1周前患者病情惡化,手術迫在眉睫。手術前,青大附院2名麻醉科醫生、1名ICU醫生、3名泌尿外科醫生已到達西秀區人民醫院。此次,牛海濤團隊免費為患者實施遠程微創手術。這是牛海濤團隊繼2019年9月完成了世界首例5G超遠程泌尿外科動物手術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超遠程5G手術在醫聯體之間常規開展,可為患者免去異地就醫的交通、住宿費用。同時將精準微創外科手術推向基層醫院,有效提升基層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我國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及精準醫療幫扶提供新方案。
遠程手術為下一步遠程醫療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牛海濤舉例稱,探索基于5G網絡技術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高風險地區急重癥患者的就診新模式,將遠程會診、移動隔離病房、遠程手術等進行有機融合,可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并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醫患人員感染。“此外,可進一步將5G+機器人應用于偏遠地區、災區以及精密化工、礦產開采、消防救援等領域?!彼f。(青報全媒體記者 郭菁荔)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