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8日訊 “大家快看,小雨(化名)發的照片,他主動去社區報名成為防疫志愿者了。”近日,青島市城陽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團隊的干警們,欣慰地傳看著小雨發來的執勤照片。
未成年人小雨是城陽區檢察院2020年辦理的一起盜竊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那時,他因年少無知、法律意識淡薄,一時失足觸犯了法律。城陽區檢察院受理案件后,對小雨作了全面社會調查,依法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隨后,未檢檢察官啟動“1+N”多元化幫教機制,將小雨安置在觀護幫教基地,并聯合基地負責人、心理咨詢師、司法社工、愛心社團組成幫教考察小組,根據小雨存在的問題擬訂針對性幫教方案。每個月,根據心理咨詢師的評估,幫教團隊結合小雨的行為矯正和思想認知動態,及時修正幫教方案。
就這樣,小雨一邊在基地接受技能培訓,一邊在社工帶領下通過參加讀書會等活動重新對自己的行為和人生進行思考。發現小雨缺乏明確生活目標后,幫教團隊又安排他跟隨愛心社團參與到公益活動中。通過一次次的學習教育、行為矯正和愛心活動,小雨逐漸完成了對自我的重新認知,主動報名成為社區防疫志愿者。
“懲罰只是手段,救治才是目的。從一名生活沒有目標的犯錯者到找到實現自我價值方式的志愿者,小雨帶著正能量重新融入社會,開啟新生活,這是反饋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城陽區檢察院未檢干警張亞婷說。
秉持這樣的理念,城陽區檢察院積極探索未檢工作新思路、新舉措,以標準化為助力,構建起以行為人為中心的“1+N”多元化幫教模式,打造“防護性普法模式、保護性辦案機制、社會化幫教體系”三位一體的“啟明星”檢察工作品牌。該院爭取到每年30萬元的幫教基金,與青島三利集團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共建“青少年觀護幫教基地”,又與青島星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菩提樹愛心協會、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等建立完善的協作機制。
該院還通過建立更精細、精準的幫教標準,對幫教對象從罪名、性格特點、犯罪原因、社會融入困難度等維度進行分類,將其安置于最合適的基地開展幫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下,該院適時改變方式方法,在原有的基地幫教、社區幫教、社工幫教之外,探索推行“互聯網+協作幫教”工作模式,使社會化幫教體系更加完備。
“希望我們探索的多元化幫教機制成為‘啟明星’,為涉罪青少年指引更光明的未來。”城陽區檢察院未檢團隊負責人盧紅葉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白樹文)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