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0日訊 青島市中心血站檢驗科副主任技師周寶琴的家庭既是遠近聞名的“光榮之家”,也是“青島市文明家庭”。
在丈夫談大國從軍報國的25年中,周寶琴一家總是聚少離多,女兒年紀尚小,周寶琴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庭,她和她們的家庭多次被部隊評為好軍嫂、好家庭。
在她的支持下,談大國于2000年、2004年兩次榮立三等功。2015年,談大國轉業到地方工作,他保持軍人本色,踏實工作,從頭學、從頭干,繼續在人生的“第二戰場”建功立業。
2018年10月,周寶琴所在的青島市中心血站接到對口幫扶任務,要求派人赴貴州安順市中心血站開展為期一年的幫扶工作。任務下達后,在選派合適人員困難的情況下,周寶琴舍小家、顧大局,主動申請到安順工作。同事們感慨于她的醫者仁心,卻不知道她的父母身體不好,也需要人來照顧。
在安順血站工作期間,周寶琴結合工作實踐和經驗,主動發現工作流程、設備等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杜絕血液安全隱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保證工作安全有序,周寶琴對血站醫護人員進行了全方位的系統培訓,毫無保留地將多年的工作經驗教給同事們,為提高安順市用血安全及輸血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工作之余,她還常到血站精準幫扶村——紫云縣宗地鎮火石關寸進行實地考察,對幫扶村的工作提出了多項合理化建議。小敏是一名從火石關村走出來的在校大學生,在走訪過程中,周寶琴了解到小敏的家庭比較困難,在校的學習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得知此事后,她主動聯系小敏,將對女兒的思念之情化為對小敏的關心關愛,資助她順利完成學業,直到就業。“小敏就像我在安順的女兒。”周寶琴說。“資助她,不為讓她感恩我們的幫助,而是希望能夠為她免去生活的后顧之憂,專心學習,用所學報效培養她的故鄉。”
山海情,永續傳。回單位后,周寶琴沒有中斷與安順同事們的聯系,而是經常與他們進行技術交流。2019年,她被評為“青島市最有溫度的醫者”,2021年,又獲評“安順市突出貢獻支醫專家”。
2019年12月,談大國通過公開遴選到農村任村書記三年,他扎根農村,撲下身子扎實工作。在父母的感染下,女兒談星池在大學畢業后主動選擇到基層成為一名村官,為服務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直到現在,周寶琴一家也常常不能相聚。但他們都知道,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地工作著,相互勉勵和支持著。“我們比普通家庭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周寶琴說,“但我們仍然想用行動回報這座城市。”(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藺君妍)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