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4日訊 “近幾年國內的電力產業市場前景廣闊,發展速度飛快,我也不想在國外給人打工了,就想回國闖出點自己的事業。”2016年,在國外一家知名電氣公司工作了十多年的首席技術官劉鵬辭職來到青島,創立了青島中電綠網新能源有限公司。劉鵬的勇氣既來自多年來在電力圈積累的人脈和技術自信,也源自青島尊才愛才的誠意。
一到青島,劉鵬就參選了青島“人才特區”項目,并獲評一等獎,獲得了500萬元的啟動資金。“公司落戶在高新區,給了我們500平方米三年免房租的研發場地,當時外國專家局還積極幫助我辦理工作簽證,發放高層次人才服務綠卡,解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對人生地不熟的劉鵬而言,扶持政策的快速兌現、政府部門的貼身服務和高效的辦事效率,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企業團隊組建和技術研發中。
中電綠網主要聚焦電力物聯網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隨著工業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開始提速,電氣二次設備的市場空間越來越開闊。”劉鵬介紹,電氣二次設備是直接用于生產、輸送和分配電能的發電機、變壓器等電氣一次設備的升級,是對一次設備的工作進行監測、控制、調節、保護,為運行、維護人員提供運行工況或生產指揮信號所需的設備。
電力物聯網系統的用戶主要是市政道路電網以及商場、工廠、小區等用電大戶。“對用戶而言,他們最關注的就是用電省心、省錢、安全。”劉鵬說,電力物聯網系統不僅能保障電壓穩定,提高電力的利用率,還能通過手機監控電力系統的運行參數,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預警,節省了運維人員巡檢和監控的人力成本。如果電力系統出現故障,設備還會自動切斷電源,保證用電安全。
電力物聯網是物聯網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是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電力物聯網設備的應用將有效整合通信技術和電力系統基礎設施資源,提高電力系統信息化水平,改善電力系統現有的利用效率,為電網發電、輸電、變電、用電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中電綠網承接了市北區、黃島區國家電網青島供電公司的配電自動化系統運維服務,嶗山區、李滄區、城陽區的部分商場、工廠的電力物聯網項目,與淄博、德州、東營的供電公司也有合作。“公司今年的目標是產值1000萬元,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研發、生產、銷售隊伍,大力擴展電力物聯網相關業務,多方面開拓銷售渠道,實現銷售業績跨越式增長,爭取5年內在科創板上市。”劉鵬說。
青島提出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中電綠網作為青島最早進入電力物聯網行業的企業,也看到了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是青島引進并孵化的企業,目前已經做到了行業領先,但我們不希望‘一家獨大’,而是希望青島的電力物聯網能做大,我們愿意與政府部門一起,為構建高效協作的產業鏈而努力,與行業相關企業抱團發展,實現共贏。”劉鵬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