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1日訊 冬奧會美食讓各國運動員贊不絕口,這背后的食品安全有青島科技力量的守護。在北京冬奧會食品安全檢測項目中,青島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馬翠萍教授團隊研發的食品核酸檢測試劑盒成功中標--比傳統檢測方法更省時、判讀方式更直觀,這猶如給食安檢測裝上了“加速器”和“放大鏡”,科學有力地守護了冬奧會舌尖上的安全。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響冬奧會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據了解,北京冬奧組委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要求所有的肉類、蔬菜類等食品標準高于通用要求。中國食品安全部門對各類食品的監管始于采購源頭,建立了三級餐飲保障體系,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運輸倉儲、烹飪制作、餐飲服務到垃圾回收等環節全流程嚴格管理。青島科技大學馬翠萍教授團隊研發的一系列食品核酸檢測試劑盒經北京冬奧會指定食品承檢機構試用后,被列為應對食品安全保障的微生物輔助檢驗方法。
此次馬翠萍教授團隊中標的食品核酸檢測試劑盒共有7款系列產品,分別為沙門氏菌核酸檢測試劑盒、金黃色葡萄球菌核酸檢測試劑盒、大腸桿菌O157:H7核酸檢測試劑盒、副溶血性弧菌核酸檢測試劑盒、蠟樣芽孢桿菌核酸檢測試劑盒、核酸快速提取試劑和快速檢測箱。該試劑盒的優勢表現在諸多方面:檢測時間比傳統培養法節省98%,比測試片節省97%,1小時內即可完成檢測;可采用熒光法、比色法、熒光和比色雙判讀方式進行檢測,且熒光法與比色法判讀結果一致,符合率達到100%;靈敏度高,判讀方式更直觀,可獨家通過金屬浴完成檢測和肉眼判讀,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度低;產品兼容市面上所有的基因擴增儀……種種優勢使其成為最佳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案。
記者了解到,馬翠萍教授團隊研發的食品核酸檢測試劑盒能夠被冬奧會“選中”,也源于該團隊長期專注于核酸檢測中的信號識別和信號放大等關鍵問題研究,開展了核酸快速和高靈敏檢測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研究。近年來,該團隊在多種國際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2項,PCT專利3項,已授權發明專利5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馬翠萍教授充分利用專業特長,帶領研究團隊進行技術攻堅,在前期技術儲備的基礎上僅用3天時間就推出國內第一批核酸快檢解決方案,并完成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開發,為國家疫情防控貢獻了青科大智慧和力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 通訊員 劉奕辰)
責任編輯:岳文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