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2月12日訊 今天下午24歲的高亭宇創造歷史,以34.32秒的成績打破奧運紀錄獲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軍,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獲得速度滑冰男子項目冬奧金牌。比賽后,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響起了歌曲《我愛你中國》。
提到高亭宇的名字,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冬奧會開幕式上他以中國代表團開幕式旗手的身份亮相,但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賽場上,這位來自伊春的小伙子一鳴驚人,一路站到了男子500米的領獎臺上,成為中國第一位在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中獲得獎牌的男子選手,那一年高亭宇的銅牌同樣實現了中國男子速滑選手冬奧會獎牌的零突破。

從2018年的34秒65秒到2022年以34.32秒,被高亭宇縮短的這幾秒背后,是他一次次沖刺、起跑、加速,終于在4年后為國家拿下這個項目的金牌,正如平昌冬奧會結束高亭宇接受采訪時所說的:“當看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沒有哭,等到下次唱國歌的時候再哭。”彼時, 21歲的他也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在北京冬奧會上,能更進一步。
家門口奪金無疑讓高亭宇的職業生涯贏來高光時刻,然而回顧平昌到北京的這四年時光,高亭宇過得并不輕松。平昌冬奧會的突破讓外界對他有了更高的期待。500米是冬奧會速度滑冰中距離最短的項目,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以和夏奧會田徑項目中的百米“飛人大戰”相媲美。高亭宇雖然是目前中國速度滑冰隊在男子短距離項目中的領軍人物,但想拿到金牌依然需要和高手過招。在2019-2020賽季的國際比賽中,高亭宇腰傷復發,在腰不能動的情況下坐10多個小時的飛機去國外比賽,也讓他的傷勢愈加嚴重。去年世界杯波蘭站比賽,他在500米A組第一場比賽中過關斬將獲得冠軍、加拿大站比賽獲得亞軍;卻在美國站第二場決賽中因為起跑犯規被罰下,之后還因為腰傷缺席了挪威站的比賽,比賽中的起跑犯規等小失誤也是高亭宇心理壓力大的側面寫照,回國備戰冬奧會期間,除了技術上的調整、訓練,他還需要不斷地調整狀態,站在自己夢寐以求的賽場上。

今天的金牌,無疑是他努力最好的見證。
高亭宇曾在接受采訪時談起自己熱愛的速滑,他說:“小時候第一次滑冰,就愛上了這種在冰面上自由自在的感覺,特別神奇又特別享受其中。”
高亭宇出生于1997年12月,8歲開始接觸滑冰,11歲進入牡丹江冬季項目訓練中心進行專業學習,短短3年就被選拔到黑龍江省隊,表現出了很高的潛力,19歲奪取“十三冬”速滑冠軍繼而入選國家隊。
今天,高亭宇以創造新的奧運會紀錄兌換了“給獎牌換顏色的承諾”。(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許諾 張芝萌)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