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2年2月14日5版
2月13日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在首都體育館進(jìn)行,由范可新、張雨婷、曲春雨、張楚桐組成的中國隊向該項目發(fā)起沖擊,最終獲得銅牌。這是中國代表團(tuán)在本屆冬奧會上贏得的第9枚獎牌。這也是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女子3000米接力的領(lǐng)獎臺。

中國姑娘們表現(xiàn)不俗
中國曾在2010溫哥華冬奧會上獲得過該項比賽冠軍,但在隨后兩屆冬奧會中均只獲得第七名。
9日晚的半決賽由于意大利隊摔倒,中國隊與荷蘭隊半途就已鎖定晉級名額,最終中國隊的四位姑娘以4分04秒383獲得小組第2名晉級決賽。
A組決賽中,曲春雨、范可新、張楚桐、張雨婷四名隊員組成的中國隊與荷蘭隊、加拿大隊、韓國隊展開對決,第二道的中國隊范可新首棒出發(fā)后排在第二,荷蘭隊領(lǐng)滑,加拿大第三。第三棒時韓國隊一度反超,但張楚桐第四棒交接后又超回到第二。隨后中國隊發(fā)揮很平穩(wěn),一直緊隨荷蘭隊排在第二滑行,荷蘭隊的優(yōu)勢較為明顯,雖然中國隊一直在努力追趕,但很難實現(xiàn)超越。最后六圈所有人開始加速,韓國隊最后關(guān)頭完成超越升至第二,荷蘭隊率先沖線,最后一圈,范可新努力追趕,絕地反擊,中國隊以4分03秒863第三名沖線,經(jīng)過裁判認(rèn)定,最終,荷蘭隊以4分03秒409成績奪金并且打破了奧運會紀(jì)錄,韓國隊獲得銀牌,中國隊獲得銅牌。
比賽雖然異常激烈,但是中國姑娘們鼓足干勁,穩(wěn)定發(fā)揮,站上了領(lǐng)獎臺。

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中國隊選手張雨婷(左二,后)與張楚桐(左二,前)在比賽中接力。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據(jù)悉,自1992年冬奧會以來,女子3000米接力一直是短道速滑的焦點項目,韓國隊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過去8屆冬奧會,韓國隊6次奪冠,曾在1994年至2006年實現(xiàn)冬奧會4連冠,同時也是2014年、2018年兩屆冬奧會的金牌得主。
除了1992年冬奧會,過去7屆冬奧會,中國女子接力隊全部晉級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1998年和2002年冬奧會,中國隊斬獲銀牌。2010年冬奧會,王濛、周洋、張會、孫琳琳幫助中國隊首奪該項目金牌。
范可新跪地親吻冰面
賽后,范可新親吻了冰面。作為短道速滑女隊唯一一位冬奧三朝元老,老將范可新在最后一刻絕地反擊,逆轉(zhuǎn)局勢,助力中國隊摘銅,同時她也收獲了本屆冬奧會的第二枚獎牌。
這是范可新第三次參加冬奧會。2014年,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決賽,她意外摔倒,無緣決賽。好在她在索契拿下了1000米的亞軍,個人生涯首次斬獲冬奧會獎牌。
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范可新作為中國短道速滑隊的領(lǐng)軍人物,她在500米單項和3000米接力未能如愿摘得金牌,賽前備受期待的她流下了淚水。當(dāng)時她說:“自己還是不夠那么強,之前備戰(zhàn)我也有很大的愿望和目標(biāo),我會用這四年的時間,比上一個四年還要努力,去爭取更好的成績。”
2月5日晚男女混合接力,范可新在1/4決賽和決賽中兩度登場,力助短道隊拿到了這枚寶貴的金牌。盡管半決賽出現(xiàn)了一些波折,但四年后,范可新終于站上冬奧會的最高領(lǐng)獎臺,她激動哽咽地說,“我們做到了。”為了這塊金牌,她等了太長時間。“我永遠(yuǎn)都相信團(tuán)隊,從我進(jìn)了國家隊那天開始,我就永遠(yuǎn)相信隊友。”范可新說。
這一次比賽對手強勁,范可新又幫助接力女隊拿到一枚銅牌。雖然沒有站上冠軍領(lǐng)獎臺,但是對于成長中的中國女隊來說,這枚銅牌也非常重要,終結(jié)了在該項目上12年無緣獎牌的尷尬。

賽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范可新被問到這是要和賽場告別的信號嗎?她說:“我親吻冰場是因為感謝,感謝祖國的強大,讓我們能夠在冬奧會的賽場上展現(xiàn)自己的實力,也感謝短道速滑這個項目。”“我這個親吻冰面是一個開始,不是要退役。因為我終于奪得奧運冠軍了,這是我的開始。剛剛賽后,我也和記者們開了個玩笑,我說我剛29歲,有國外的選手到50歲還參賽呢。我還年輕,我也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我還喜歡這個項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許 諾 張芝萌)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新聞:
責(zé)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