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15日訊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21年國際專利(PCT)申請數據。中國共有19所高校進入全球教育機構國際專利申請人排行榜前50位,成為上榜高校數量最多的國家。山東高校中,青島理工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入列該榜單,分別位于全球教育機構第13位、第23位和第30位。
在2021年榜單中,我國共有19所高校上榜全球教育機構國際專利申請人“50強”,較2020年增加4所,超越美國(18所)成為上榜高校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浙江大學以306件申請量位列榜單第2位,居于美國加州大學(551件)之后。在全球榜單前10位中,清華大學(201件)排在第4位、華南理工大學(169件)排在第7位、蘇州大學(153件)排在第9位。
此次有3所山東高校進入該榜單,且均為駐青高校或在青島設有校區。其中青島理工大學以139件申請量位列全球教育機構第13名,在上榜的中國高校中居于第7位;山東大學(105件)位列“全球榜單”第23名,位列“全國榜單”第9名;山東科技大學(91件)位列“全球榜單”第30名,位列“全國榜單”第13名。
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全球教育機構國際專利申請人“50強”榜單中,也是這3所山東高校上榜,其中山東科技大學以111件申請量排在“全球榜單”第21位,排在“全國榜單”第10位;山東大學(80件)排在“全球榜單”第34位,排在“全國榜單”第13位;青島理工大學(69件)排在“全球榜單”第43位,排在“全國榜單”第14位。
由此可見,較2020年,2021年山東高校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整體排名有所上升,山東大學與青島理工大學均有進步,特別是青島理工大學實現歷史性躍升。
專利是高校創新能力、科研水平乃至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理工大學了解到,近年來,該校通過提升高質量專利培育布局能力、健全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加強專利運營和轉移轉化等舉措,促使知識產權工作穩步高效發展。該校充分發揮土木工程、建筑規劃、能源環境、機械制造等特色學科的優勢,在綠色建筑、新能源、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和建造等領域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聚焦智能與潔凈精密制造、海洋環境混凝土防護、重大地質災害監測等方向,挖掘建立核心專利群,形成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能夠引領產業高端發展的高價值專利(組合),加快高價值專利培育進程。構建“源頭供給-轉化服務-產業培育”工作鏈條,推動一批能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帶動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打造“百名博士進百企”等特色活動,不斷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及社會服務工作機制。2021年,青島理工大學國外授權發明專利75件,是2020年的2.7倍;成果轉化效益較2020年增長4倍;社會服務經費到賬較2020年增長11.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沐源)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