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低效片區”成為功能品質提升主戰場
李滄區今年將全面推進北客站及周邊區域、世博園及周邊區域、樓山片區等重點片區開發建設
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是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月15日,李滄區召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動員大會,部署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舊城舊村改造等六大行動,營造更加宜業宜居的良好環境。記者從會上獲悉,李滄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共208個建設項目,其中,今年計劃開工項目73個。
“李滄區作為全市三年攻堅行動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將樹牢全市‘一盤棋’思想,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結合‘作風改進年’轉作風、提效率、科學謀劃、主動作為,推動各項攻堅任務起勢見效,全面打好城市更新、城市建設攻堅戰。”李滄區委書記張友玉表示。
低效片區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和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的主戰場。李滄區實施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重點啟動北客站及周邊區域、世博園及周邊區域、樓山片區(南片)三個重點片區開發建設,計劃實施54個項目建設。以點帶面帶動全區低效用地再開發,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為李滄區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導入新產業、煥發新生機。
當前,北客站交通商務區、海信慧灣規劃成果已完成,永平路片區完成初步概念方案。世博園及周邊區域完成區域控規論證,正進行招商事宜。樓山區域(南片)已有約600畝土地完成了地上物拆除、土壤污染調查等工作,具備開發利用條件。
“圍繞三個片區,今年計劃實施26個重點項目建設。年底前,實現安順路臨時路及遵義路至仙山路開工,啟動北客站東西廣場地下空間工程建設招標,實現堿廠片區首宗土地供應及青鋼片區土地供應并開工建設,建成堿廠片區城市更新和綜合開發展示中心,完成青鋼工業遺存附屬拆除工程竣工驗收工作。”李滄區重點低效片區開發建設專業指揮部負責人介紹。
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直接關系城市品質和形象,關系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李滄區實施舊城舊村改造三年攻堅行動,在老舊小區整治方面,三年計劃完成77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居民約0.73萬戶。通過三年行動,按照高標準、全要素改造要求,對老舊小區周邊道路、市政管網、架空線等一并改造提升,切實提高老舊小區居住品質。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三年對剩余8個城中村全部啟動改造,涉及長澗、戴家、十梅庵、東南渠、板橋坊、曉翁片區、曲哥莊、河北居民約1.2萬戶。通過城中村改造,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調整、產業項目導入有機結合起來,拓寬產業發展空間,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圍繞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市政設施建設,李滄區實施三年攻堅行動。聚焦中西部老城區未貫通道路打通,東、西部新開發地塊配套路建設等領域補短板、強弱項,三年計劃實施16個市政設施道路建設項目,逐步構建“快速成網、節點立體、主干完善、次支貫通”的市政路網結構。今年重點推進安順路、棗山路、四流路、唐山路等4個市攻堅項目的征拆工作;確保建水路、秀山路、衡陽路等4條未貫通道路年內實現通車,富川支路等6條新增道路建設盡力推進。
建設公園城市是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舉措。李滄區實施公園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重點圍繞“一環一線”、山頭公園、口袋公園、立體綠化及林蔭廊道等五方面,實施42個公園城市建設項目,打造濱海步行道、世園大道、李村河綠道環線,建設上臧山等6處山頭公園。通過三年攻堅行動,打造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產空間集約高效、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的公園化城市。
軌道交通是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的強勁引擎,完善的軌道交通網可有效緩解地面交通擁堵現狀。李滄區開展地鐵沿線開發三年攻堅行動,配合地鐵集團對3個地鐵項目實施拆遷和管線、綠化遷移,確保主體施工按期推進。通過三年攻堅行動,全面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體系,實現“站城一體、產城融合、功能復合”。
緩解居民出行停車難,李滄區開展停車設施建設管理三年攻堅行動。多渠道增加停車設施供給,通過集中建設一批停車設施,大幅增加泊位供給,完成全區路內泊位改造、并網,并實現全域停車資源聯網共享、一網運行,達到設置規范、停車有序、安全便民的停車管理目標。據悉,三年共計劃實施8個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新增8425個泊位。今年計劃實施青島國際院士港二期停車場、世園綜合服務中心停車場和火車北站TOD停車場等3處停車場項目,建成后可提供泊位5698個,泊位總量十區(市)排名第一。
此外,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戰,李滄區的一些創新工作方法值得一提。過程中,李滄區通過摸底全區土地、規劃、公園、停車設施等信息,建立土地一張圖、停車設施一張圖、舊村改造一張圖等6張圖,實行掛圖作戰。同時,建立企業微信群,及時將項目最新進展情況通過企業微信群進行上報,形成工作快速匯報、信息共享的機制,以精細、精準的工作方法助力打贏攻堅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 晉)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