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新區實現“四新”經濟增加值1000.11億元,占全市近1/3,同比增長22.7%,占全區生產總值比重32.14%。
西海岸新區正成長為一座適宜“四新”經濟生長的城市。

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集成應用示范平臺。崔穎 攝
搭建創新梯隊,“新技術”突飛猛進
2021年以來,西海岸新區在工業機器人、智慧城市建設、人工智能、新型顯示等“新技術”領域迅速發展。
工業機器人領域以智能制造基地為主要載體,依托海爾智能研究院、西門子青島創新中心、中德智能技術博士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打造山東省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集聚了鋼鐵俠、澳西機器人、海爾機器人、奧托美森智能制造機器人、科萊爾機器人等多家機器人企業,涵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多個行業。
“我們以‘無人機+智慧應用’為發展思路,利用‘3S’、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探索出了‘無人機+’在國土、林業、石化、電力、農業等領域的實戰場景和智慧應用。”山東瑞智飛控科技有限公司部門經理任國貞介紹說,目前該公司擁有大中小3個規模無人機50多架,能夠通過搭載擴音器、拋投器、多光譜相機等不同配件,實現多場景應用,打造了“天際銳眼”“空地一體”等一系列警務、政務無人機實戰體系。“它能夠飛越擁擠的車流,查看交通擁堵情況;能夠在空中快速對車禍現場進行定位,測繪現場車輛信息。”任國貞說。
該公司總經理孔鎖財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無人機產業鏈供需對接,重點推進低空遙感、環境監測、精密測量等科技成果轉化,助力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同時,結合政府在城市治理、應急管理、環境保護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以無人機產業為平臺,搭建政府之間、政企之間、企業之間的交流橋梁,凝聚合力,促進需求應用深度對接融合。
車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其他新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應用同樣日漸成熟,現已涵蓋城市運行、公共服務、智慧交通等8個行業領域。目前,已有以薩技術、北京大學(青島)計算社會科學研究院、靈犀科技產業大數據、真情巴士智慧公交等多家平臺運行使用。
在位于新區海西科技園的康普銳斯能源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加氫站用壓縮機的生產與組裝。據悉,該公司是國內唯一的全部國產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具有實際應用案例的液驅加氫站用壓縮機生產廠家。公司董事長尹智介紹說:“目前我們月產能為8臺。2022年,我們要爭取新的產能突破,為新區建設‘雙碳先行區’貢獻力量。”更加強大的“新技術”梯隊,正在成長。數據顯示,新區已有1062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企業,35家企業入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1家企業入圍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西海岸新區正涌動著日益強大的“新技術”能量。
立足資源稟賦,“新產業”加速崛起
京東方物聯網移動顯示端口器件青島生產基地項目開工、富士康半導體高端封測項目首條晶圓級封裝測試生產線投入使用;青島光電顯示新材料產業園開工……2021年,新區“芯屏”產業垂直崛起,光電顯示全產業鏈集群正加速形成。
“新區以打造中國北方半導體及光電顯示產業聚集區和發展高地為目標,力爭‘十四五’末形成千億級‘芯屏經濟’規模。”新區發改局新舊動能轉換科負責人郭亮說。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新區同樣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2021年11月19日,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第700萬輛整車下線。700萬輛,這個數字不僅是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新區汽車產業發展的高光時刻。“新區制造”的五菱宏光MINIEV一上市就引爆市場,累計銷量超45萬輛,連續14個月摘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累計4個月奪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2021年,青島美錦新能源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成功通過核準,成為青島市首家擁有新能源商用車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早在2021年年初,“青島美錦氫能科技園”三大項目之一的青島美錦新能源商用車整車制造中心項目在新區投產,青島首條氫能公交示范運行線開通,有力提升了氫能汽車產業和城市交通出行品質。2022年伊始,新區發布《青島西海岸新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年)》,提出了未來10年氫能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重點產業、重點工程等,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路線圖”,這一系列舉措將有力推動氫能產業鏈上下游優勢企業在新區集聚發展,為山東省、青島市“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更多的“新產業”正從新區占據稟賦優勢的領域生長出來。
海洋產業大跨步邁向生物醫藥的高端領域,明月海藻體內植入用超純海藻酸鈉完成登記備案,有效填補國內空白;聚大洋正在加緊擴建海藻多糖藥用空心膠囊生產線,要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年800億粒的生產規模。這些都將推動海藻膠產品實現數十倍的價值提升。
“新產業”蓬勃發展,推動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經濟“產業林”生機盎然。

康普銳斯能源科技公司工作人員組裝加氫站用壓縮機。陳蔚 攝
顛覆傳統模式,“新業態”持續涌現
成熟的網購體驗背后,少不了互聯網營銷師、網約配送員等新職業從業人員的大力支持。而這一批批新興職業的產生則是新區新業態新模式奮力發展的縮影。
全省首條青島至東京、大阪全貨運包機成功首飛,青島跨境電商產業園被認定為“山東省重點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園”……近年來,新區跨境電子商務、數字文娛、網紅直播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帶動消費品銷售額明顯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西海岸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66.9億元,同比增長18.6%。
在新興產業中,要數網絡直播產業風頭正勁。無鋒直播基地、旭航產業直播基地、巨恩直播基地、星影時空直播基地、嘉凱直播基地等10余家直播企業落戶新區;“妖怪”集團開展新媒體視頻帶貨及網紅孵化業務,代理品牌達1000多種;“阿萌”等本土網紅形成品牌效應;“哈舅”等原創IP借勢啤酒節日趨成熟。
不只是網絡直播產業,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以“互聯網+工業”為例,海爾卡奧斯已成為行業級標志性工業互聯網平臺,賽輪集團、雙星集團、海信集團等重點行業龍頭企業搭建垂直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其中,海爾智研院建設了全球首個“智能+5G”大規模定制模式及先進技術融合測試驗證平臺,賽輪集團成為國內輪胎行業唯一一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
聚焦農業領域,新區著力打造農副產品流通產業鏈,建成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企業電商平臺5家,建成鎮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6個、認定青島市農村電商示范鎮6家,建成100多家村級淘寶服務站。
外貿領域諸多傳統模式被顛覆式重塑。新區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黃河流域“9+2”跨境電商產業合作交流機制。“我們希望以發展跨境電商產業作為促進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推動各地優勢產品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體系。”西海岸新區保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總裁江南說,將立足青島口岸優勢“搭平臺、育生態、建體系、強樞紐”,建設一流的公共性、公益型、社會化服務設施,支撐跨境電商產業快速發展。(陳蔚 滕以慶)
責任編輯:劉錕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