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5日訊 近日,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一家超市,私自在后院搭建房屋,當事人以為在自己院子里,外人很難發現,沒想到無人機早已將這處違法建筑“盡收眼底”。
9月8日,藍村綜合執法中隊通過無人機發現有人在一家超市的后院搭建房屋,立即組織人員前往實地查看。但該超市負責人以種種理由進行搪塞,不允許執法人員到院內檢查。執法人員將無人機拍攝的情況拿給了超市負責人看,圖像上清晰地看到了這處私搭亂建的所在位置和具體情況。面對執法人員出示的"鐵證",該超市負責人只好承認了在院內私搭亂建的行為,并表示將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按照整改要求自行拆除。3天后,無人機再次巡檢時,違法建設已自行拆除。
這是即墨區利用大型無人機開展違法建設常態化巡查的一個生動例子。違法建筑是城市管理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難題,也是基層治理的矛盾爆發點。以前受人力不足、車輛短缺等因素制約,違法建設巡查工作難以面面俱到,地勢偏遠地區不易到達且巡查效果不好,密集住宅地區巡查耗時耗力且效率低下,企業、農場、苗圃等封閉區域難以進場巡查等。執法人員根據土地衛片圖斑及群眾舉報、投訴等方式對違法建設進行處置時,往往違法建設已經形成,極易造成工作被動。
對此,即墨區以科技手段推動違建治理模式創新,將無人機“航拍技術”和“圖像智能比對技術”運用到違建防控,建立大型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實現對全區違法占地、違法建設問題的全程跟蹤發現、分析研判、處置反饋。融合全景高空鷹眼固定攝像頭、大疆多旋翼無人機和遠度固定無人機等資源,形成“低空重點監控、中空定軌巡航、高空立體監測”的全域立體覆蓋監控網絡,能夠快速發現新增或是隱蔽性較強的違法建筑,實現巡查無盲區。
“與普通小型無人機相比,該大型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的優勢在于,它依托云端存儲和回放功能,通過全程高清成像比對及現場篩查,對在巡查過程發現的違法占地、違法建設問題進行全面收集、固定違法事實證據。數據經后臺處理后當日生成違建問題疑似臺賬,傳至相關鎮街。”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規劃旅游執法協調科負責人董鋒介紹道。
今年以來,即墨區已出動大型無人機500余架次,發現違法建設疑似圖斑11700余處。無人機作為一種控違工具,正逐漸取代傳統人力,開展常態化巡檢,巡違控違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王安琪 )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