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5日訊 今天,市北舉行了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周年企業家大會,會議發布了《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指出市北將錨定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定位,聚焦船舶管理、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工業互聯網等17個發展賽道,力爭到2022年,新引進頭部企業3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行業6個以上,營業收入過百億元企業4個以上,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超過62%,投資額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生態完善、效益明顯的產業發展格局。
其中,在新航運產業方面,創新中心核心區將發力船舶管理,利用山東港口集團、山東海運等頭部機構的平臺力量,將國內優質資源要素導流至郵輪母港區域,力爭打造中國北方船舶設備交易及物資供給中心;發力航運服務,依托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集聚航運要素,建立船舶管理大數據信息平臺,做實青島航運交易所,做強航運發展研究院,用好港航產業發展基金,打造完整的航運生態鏈;發力郵輪產業,圍繞郵輪研發設計、郵輪運營、郵輪船供、配套服務等環節,開展郵輪全產業鏈招商,打造中國北方郵輪中心。
在新貿易產業方面,創新中心核心區將依托港口優勢及省內地煉產業資源,推動設立北方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并推動橡膠、棉花等其它優勢品類上線交易,逐步形成“1+N”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圍繞供應鏈貿易,依托青島市供應鏈協會等行業協會、智庫的產業集聚及行業引領效應,發揮供應鏈大廈等載體資源優勢,推進供應鏈頭部企業相關板塊落地。聯合海爾集團、青啤集團等本地供應鏈頭部企業,打造中國北方供應鏈資源配置中心,推動重點產業供應鏈競爭力進入全國前列;通過聚焦中小企業出海需求,依托中日韓海上快線,拓展陸鐵海空多式聯運,促進物流通路集約創新。同時,深化與中外運等企業合作,大力開展“9610”(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直購出口,試點開展“9710”(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和“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業務;發力免稅經濟、拓展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支持企業打造以跨境貿易為主要功能的海外載體。
在新金融產業方面,創新中心核心區將搶抓供應鏈金融藍海市場,發揮青啤集團、交運集團等供應鏈核心企業支撐作用,帶動供應鏈融資平臺、金融機構等關聯主體集聚發展;圍繞服務航運貿易發展,推進保險產業創新,會同山東港口集團組建航運保險機構,推動融光人壽保險公司、京東安聯財險公司等項目落地,引入相關涉海保險機構,不斷豐富保險服務主體;推進金融科技資源要素聚集,鼓勵金融機構設立金融科技事業部、特色支行或金融科技公司,重點培育引進一批研發應用金融科技的金融機構和核心項目,打造一批金融科技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深化與春光里、洪泰山海會等平臺企業合作,依托平臺專業服務及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創投資源,打造立足市北、覆蓋青島、面向全國的創投生態圈。
此外,圍繞創新科技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創新中心核心區將持續響應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城市戰略,以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等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依托青啤集團、青島紡機等龍頭企業搭建標桿性示范平臺,打造“行業共享、全球通用”的實踐標桿。
據了解,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一年來,市北區新招引項目170 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9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注冊資金100億元的山東港口集團、注冊資金50 億的中鐵晉魯豫區域總部等 9個優質總部類項目落戶。下一步,市北區將立足打造膠州灣東岸老城區產業崛起的承載區、青島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區核心載體和面向中國北方的濱海科創城產業示范基地,加速推進“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圍繞新材料、大健康、軌道交通等產業上持續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力爭到2025年,建成支柱產業引領、特色優勢明顯、產業生態完整、配套設施齊全、經濟貢獻突出的生態型綜合園區,推動區域內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