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帶著團隊為12000人次農民解難題
青島農大教師榮獲全國“三下鄉”服務標兵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2月25日訊 近日,中央宣傳部公布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優秀團隊、服務標兵名單,包括102個示范項目、102個優秀團隊、102名服務標兵。其中,青島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合作社學院)團委書記賈光輝上榜“服務標兵”,是青島唯一獲獎人員。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三下鄉”活動,日益成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民心工程,成為深化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
五年來,每個寒暑假,賈光輝都帶著學生們活躍在鄉村的田間地頭。她累計組建社會實踐省級團隊4支、校級重點團隊10支、院重點團隊26支和67支班級小分隊,利用青島農業大學的專業優勢,共計開展支教幫扶活動78次,12000余人次從中受益。
雖然是假期時間下鄉,但前期調研工作往往從三四月份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細致地了解農村需要什么、農民盼望什么,然后制定目標任務,動員各專業學生組成幫扶團隊。
2018年,賈光輝帶領團隊來到高密雷家莊。這是一個山東典型的“三無村”,無資源優勢、無明顯特色、無支柱產業,因為從地里賺不到錢,雷家莊慢慢變成了一個“空心村”。賈光輝帶著學生做調研時,對話的只能是村里留守的老人、孩子。在村支書的帶領下,賈光輝的團隊走遍了村里每一戶農家,實地勘測、土壤取樣、分析之后,團隊給出了建議:引入伊麗莎白甜瓜產業,打造“一村一品”的發展計劃。
團隊的鄉村振興計劃從制度設計開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召開村民大會,實施土地流轉。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伴隨著不少阻力和爭議。“村民對黨支部和村支書的信任是這個項目能開展起來的基礎。”賈光輝說。在黨支部帶動下,有農戶終于下決心參與了甜瓜種植產業。買種子、播種,外出務工的青壯年也返鄉干了起來,村里出現了多年未見的繁榮景象。賈光輝的團隊為甜瓜創建品牌,建起電商平臺。第一年,萬畝地里的甜瓜銷售一空,有的農戶當年就拿到了6萬元收入。一看真的能賺錢,原本持觀望態度的農戶也行動起來。現在,雷家莊已經靠甜瓜種植走上了致富路。
2021年春天,有學生給賈光輝發來一段短視頻,視頻里蒙陰石泉村的村民在自家桃樹地里“叫賣”,希望能通過視頻提高桃子銷量,但視頻點擊量不過百。青農大經濟學院有電商專業的學生,賈光輝馬上組織了一支團隊,利用暑假到蒙陰實地調研。七八月份的蒙陰,陽光火辣辣的,學生們每天頂著大太陽爬山過坎,曬爆了皮,磨破了腳,也摸透了全村的桃子種植情況。學生們幫村民開設抖音號、公眾號,創立品牌、拍攝視頻、積累粉絲。經過一番專業電商營銷,石泉村的桃子在網上火了,2021年,該村的滯銷桃子全部賣完,晚熟品種被在預售期間售罄。臨走時,學生們還給村民留下了產業升級建議,比如標準化生產、選用水肥的種類等。
五年里,賈光輝和團隊做過美麗鄉村建設,幫助濟寧泗水木耳合作社解決產銷難題。就是這樣踏踏實實助農扶農,賈光輝的團隊做到了讓農業有發展、農村有產業、農民有收入。每到一個地方,他們都給農民帶來希望。
“三下鄉”直接受益的是村民,但參與其中的學生們也有收獲。農科學生和土地的感情,就在一次次下鄉中培養起來。她帶隊指導的鄉村振興主題社會實踐調研團榮獲團中央獎勵2項;她本人多次榮獲“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稱號;通過社會實踐培育轉化的科創成果獲得第十六屆“挑戰杯”省賽一等獎、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省級銀獎和鄉村振興獎、山東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等多項榮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