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2年3月1日1版

青島日報2022年3月1日2、3版

開欄的話
牢記殷殷囑托,走在前開新局
在山東發展史上,一些時間節點值得永遠銘記。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加注重經略海洋、加強企業自主創新、堅定傳承紅色基因、樹立正確政績觀等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這片熱土始終記掛在心。每到山東發展的關鍵時期、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都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臨山東考察,為山東發展把脈定向,為我們提供了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島、臨沂、濟寧、菏澤、濟南等地,深入革命老區、企業、科研院所、文化機構考察。在臨沂,總書記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在濟寧,總書記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在菏澤,總書記指出,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于找準路子、突出特色;欠發達地區抓發展,更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在濟南,總書記強調,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
2018年6月9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山東,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并到青島、威海、煙臺、濟南等地考察,對新時代山東改革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億萬齊魯兒女備受鼓舞。在青島,總書記指出,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閑觀光、健身活動的地點,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在威海,總書記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里、落實在行動上,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在煙臺,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要有這么一股勁,要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和追求,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在濟南,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大力培育創新優勢企業,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東營市的黃河入??凇⑥r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黃河原蓄滯洪區居民遷建社區等,實地了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22日下午,總書記在濟南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山東工作,勉勵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一句句殷殷囑托,一段段難忘場景,記錄下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人民的似海深情,對山東發展的如山厚望,為山東發展標注了目標定位,指明了前進方向,讓齊魯兒女如沐春風、深受鼓舞、倍感振奮。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以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舉旗定向,堅持一切發展思路以此來謀劃、一切發展布局以此來展開、一切發展舉措以此來制定、一切發展成效以此來檢驗,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攻堅克難。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億萬齊魯兒女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奮力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又到春暖花開時,齊魯大地響回聲。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四周年來臨之際,青島日報從今天起推出“這些年,總書記在山東考察過的地方”青報·觀海全媒體大型主題采訪系列報道,組織記者深入臨沂、濟寧、菏澤、威海、煙臺、東營、濟南、青島等地,聚焦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訪當事人,憶當年事,再現總書記考察時的生動場景和感人細節,報道總書記考察后當地干部群眾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正在發生的喜人變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匯聚磅礴奮進力量,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青報·觀海全媒體
大型主題采訪系列報道
【臨沂篇】
臨沂: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初春的臨沂,春寒料峭中萬物勃發。在這片有著厚重文化底蘊與光輝革命傳統的紅色沃土上,處處涌動著向上的生機與活力。
在臨沂兩天兩夜的時間里,青報·觀海全媒體大型主題采訪報道組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地方,一路探訪,一路思索。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中國紅村-朱村、金蘭物流基地,報道組深刻感受到了精神傳承力量對臨沂這座城市過去和未來的千鈞之重。
這里,是人文薈萃的風華之地。書圣王羲之故里;蘭陵古城,思想家荀子在這里著成《勸學篇》;宗圣曾子、大書法家顏真卿、珠算發明家劉洪等眾多歷史名家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文化印記。
這里,是鮮血浸潤的紅色沃土。臨沂歷史傳統的文化積淀與精神品格,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血與火的大熔爐里,鍛造出光彩奪目的沂蒙精神。當時沂蒙根據地420萬人口,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1.4萬人參軍參戰,出生入死,浴血奮戰,10.5萬革命先烈犧牲在這里,鑄就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這里,是改革開放的近海潮頭。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的沂蒙精神,已經成為這座城市昂揚向上、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和精神內核,站在“市場名城、物流之都”的肩膀上,一座現代化的商貿物流首善之城正在隆起新高地。
八百里蒙山綿延著紅色血脈,五千年沂河吟唱著歷史長歌。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奔赴新時代新征程的臨沂,正在以海納百川、胸懷世界的遠見卓識,奏響“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的高質量發展的“沂蒙樂章”。
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這些年,總書記在山東考察過的地方 | 臨沂: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圖片/劉棟 視頻/黃光麗 黃碩)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