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3月1日訊 24小時開放、全年無休、無人值守、刷卡進入……寒假期間,在膠州市圖書館所屬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人們或通過自動借閱機自助借閱圖書,或在專屬的臺燈下埋頭閱讀書籍,這處不打烊的書香一隅,已成為市民們閱讀、學習的好去處。。近年來,以24小時自助圖書室的打造為代表,膠州市圖書館以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創新升級圖書館智慧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和優質服務。

膠州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始建于1956年,2016年5月遷至膠州市新城區。圖書館現館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采取全開放式的服務模式。
圖書館大門口是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只需在身份證識別機放置身份證,即可實現“三秒進門”進入圖書陳列區,外借圖書涵蓋了經濟、文史、藝術等多個類別,選好圖書到門口的自動借閱機上即可自助借閱。24小時自助圖書館還配備了閱讀桌椅,膠州市圖書館館長宋海東向記者介紹,為了讓讀者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閱讀,營造更為優質的借閱服務,圖書館不斷對設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24小時自助圖書室目前占地200多平方米。圖書室內不僅安裝了一臺自動借還書機,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系統,方便讀者自助辦證、自助借還書,更成為不少市民的“午夜精神食堂”。
“2017年剛來24小時自助圖書室學習的時候,只有24個座位,桌子上也沒有燈,晚上學習的時候只能靠圖書館的大燈。”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24小時自助圖書室學習氛圍濃郁,一直是她給自己“充電”的首選之地。談起這里的今昔變化,她夸贊連連,“現在面積擴大了,座位增加了,連桌子也升級了,帶上了臺燈,看書不費勁,學起來更帶勁了。”
“圖書館里熱水間、儲物柜一應俱全,只帶一個水杯來就可以看一晚上書,太方便了。”讀者吳女士說。
宋海東介紹,作為膠州的一座文化地標,圖書館目前擁有閱覽座席700余個,館藏圖書達30余萬冊,報刊近百種。館內設超星電子圖書借閱機、電子讀報機、AR互動立體書、有聲讀物等先進的數字閱讀設備,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打造全新的閱讀體驗,提供高效的學習交流服務。
在此基礎上,膠州市圖書館不斷延伸閱讀服務觸角,升級了圖書館管理系統,實現了總分館間“通借通還”模式,保證了圖書自助借閱服務的快速、穩定運行。同步推動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加快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逐步構建更具包容性、覆蓋面更廣、發展更均衡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圖書館網絡化、數字化推廣和應用,極大提升了膠州市圖書館社會效益。
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通過向基層延伸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使市民可以隨時隨地看書、聽書,享受優質便捷的文化資源。
疫情期間,膠州市圖書館充分釋放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能級,發揮線上優勢,以“周周有主題,天天有好書”為目標,每個周會在線上陸續推薦10本新書,讓讀者每天都能了解到圖書館引進圖書的種類、數量方便讀者借閱;圖書館尼山書院還會在線上進行國學、書法、美術、古琴等項目的線上授課,讓讀者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學習。每個月圖書館都會推出一期“最美故事媽媽”繪本的線上閱讀,讓小讀者在家中也可以欣賞到精彩的故事。同時,線上琮開展圖書館線上詩詞、圖片展,精選以文學、歷史、藝術等主題展覽,組成“數字展覽矩陣”,每周一期與讀者共享閱讀的美好生活。
目前,膠州市圖書館的年到館人數達20多萬人次,年圖書流通18萬冊次,在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中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一級圖書館”稱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