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舉辦在即,3月1日發布的《殘疾人事業藍皮書: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2)》表示,殘疾人運動員在北京冬殘奧會上的優秀表現,將有效提升殘疾人競技體育事業的關注度和殘疾人群眾投身體育運動的熱情,對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我國現有殘疾人約8500萬,是世界上殘疾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郭利群表示,殘疾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含物質文化等顯性需要,還包括以權利、尊嚴、平等、安全等為主要內容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隱性需要。
藍皮書表示,“十三五”期間,殘疾人如期實現了全面小康,15周歲及以上殘疾人識字率接近79%,殘疾人融合教育得到加強,殘疾人就業政策逐步完善。同時也應認識到,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高、保障水平相對較低、就業質量不高以及殘疾人平等權利仍未充分實現等問題仍亟待解決。“十四五”時期將是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

藍皮書還著重介紹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備戰參賽進展情況,認為冬殘奧會弘揚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和理念,其所帶來的文化效應將對我國社會觀念的改變產生深遠影響;一系列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政策法規相繼出臺,成功營造以尊重、理解、關心為主旨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要用好冬殘奧會科技遺產,進一步實現殘疾人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但藍皮書也指出,目前殘疾人所參與的活動仍大部分由殘聯組織,社會力量參與度不高,缺少活動經費、體育活動場所和適配器材不足均是阻礙殘疾人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現有社區活動站點通常也缺乏無障礙設計。建議擴大“全民健身計劃”等體育政策的包容性,并考慮殘疾人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特殊需求,出臺專項發展計劃。
責任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