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翅膀”救援的消防直升機女飛行員,
“硝煙”戰場綻放的禁毒支隊女隊長,
城市排水監測站上靚麗風景線……
在國際婦女節112周年即將到來之際,
觀海新聞給你講述青島各行各業“巾幗們”的故事
請看——
插上“翅膀”救援更多被困者
——記全國唯一消防直升機女飛行員高嵩
在青島消防訓練基地見到高嵩時,她正在進行當日的飛行訓練。這位頭束高馬尾、一身“火焰藍”戰衣、英姿颯爽的青島嫚兒,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出眾。90后的她是市消防救援支隊航空救援大隊的一名飛行員,也是全國唯一的消防直升機女飛行員。

高嵩和她所駕駛的消防直升機。
“這個行業本身并沒有性別的界定,男女都可以通過努力來完成這項任務。” 談起自己現在所從事的工作,高嵩的職業自豪感油然而生。“小時候在電視里看到飛行員時,覺得他們很酷,完全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夠操作直升機。”高嵩的笑容爽朗而明媚。
其實,高嵩的轉變還得從2018年說起。那年,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選拔飛行員。當時,原本在嶗山消防救援大隊從事火災調查工作的高嵩,報名參加了選拔考試,并成功脫穎而出。在此后一年半的時間里,高嵩開始了異地培訓的歷程。

高嵩正在檢查直升機。
前半年是理論學習,要掌握13門專業課程,而這對于零基礎的高嵩來說,挑戰無疑是艱巨的。那段時間,高嵩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半來用,熬夜到凌晨兩三點是常有的事。不過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高嵩順利通過了所有理論科目的考試。
如果說理論學習可以靠勤奮,那么實操培訓則需要過人的膽識。“剛操作直升機時,會聽到很大的轟鳴聲,同時受氣流影響飛機會晃動,說實話,學了再多的理論知識,心理上也是恐懼的。”那一年,高嵩上了飛機就按照教官的指導沉著應對,下了飛機就在地面模擬練習。“既然做了這件事,就要調整自己的狀態努力去適應它。”經過一年的訓練,高嵩在飛行了185個小時之后,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直升機飛行員。

高嵩登上直升機。
完成培訓后,高嵩肩頭也擔負起了更多的責任,主要負責山火撲救、海上救援、低空巡邏等消防任務。“出任務是更大的考驗,氣流、高度、視線等都會受到更多因素的影響。以山火撲救為例,不同山區的氣流不同且風向隨時可能變化,需要及時判斷;山頭高度和它們之間的距離也不同,需要在有效高度內滅火;而且濃煙容易遮擋視線,需要對滅火區域的順序作出準確判斷。”在高嵩記憶里,一次山火撲救任務中,自己曾和同事在四天三夜的時間里累計飛行34架次、超過85個小時,向火點灑下1000多噸水,最終圓滿完成了滅火任務。
如今,高嵩的總飛行時間已經達到360多個小時,不僅拿到了民航警航雙執照,還能夠駕駛四種不同的機型。“只要身體素質允許,我會一直飛下去。”高嵩說,她不僅是飛行員,也是消防員,而直升機就是“消防員的翅膀”,可以載著她去救援更多的被困者。
而其實,像高嵩這樣的巾幗力量,在青島消防的隊伍中還有很多。近年來,青島消防建立起了“陸海空地”四位一體的作戰力量體系,積極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的任務需求,這些巾幗力量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詮釋著青島消防人的責任與擔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文/圖)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綻放
這位青島女民警受到了公安部、全國婦聯表揚
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為表揚先進、樹立榜樣,公安部、全國婦聯決定,對全國公安機關200名成績突出女民警、297名好警嫂、296名愛警母親予以通報表揚。青島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二大隊大隊長張艷上榜成績突出女民警。

不是每個禁毒民警都能常常經歷驚天動地的抓捕場面,作為禁毒研判員、信息化建設者、基礎數據管理維護者,張艷所能做到的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體現這其中的價值。
枯燥的數字、繁瑣、復雜的輸入、查詢、統計、史無前例的設計……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她每天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不厭其煩、不辭辛苦。在智慧禁毒歷時410多天的過程中,她只休息了兩三天,經常不知道今天星期幾,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其中張艷遇到了很多專業技術問題,她不畏困難,自費購買書籍學、網上查找教程學、同行遠程請教學,成功將難題逐個攻破。
作為雙警家庭的一員,她和愛人經常無法照顧到家里年邁的父母和剛剛上小學的兒子。父母為了不影響她的工作,幾次生病住院都瞞著她,直到收到醫院的就診短信,張艷才得知情況,而她和丈夫當時正在分別出差的路上。兒子的作文里曾提到把媽媽的警察證藏了起來,因為這樣她就有時間留在家里,就可以給她看看自己寫的詩。因為張艷經常把工作帶回家做,兒子還寫道:“媽媽就像小學生一樣,總有寫不完的作業。”

張艷在從事禁毒工作期間通過集中研判梳理了各類涉毒線索37條,撰寫研判報告24期,根據線索破獲涉毒案件46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72名,查獲吸毒人員96名。
去年9月,張艷從本市疑似吸食合成大麻素的人員入手,打掉了一個通過寄遞渠道從外地購買販賣合成大麻素的吸販毒團伙,該團伙成員眾多,且多為90后年輕人,張艷從各方面關系入手開展研判分析,快速深挖擴線,串線聯網,抓獲涉案人員84名,繳獲大麻油140余克,取得了本市對吸販新精活物質團伙開展集群打擊的首戰勝利。
據悉,張艷從事禁毒工作以來,先后被評為“全國禁毒信息管理系統先進個人”“山東省優秀人民警察”齊魯禁毒標兵等,2017年、2019年、2021年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三等功,連年受到嘉獎、獲評優秀公務員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高手”師傅帶出“狀元”徒弟!她們是城市排水監測站上最靚麗的風景線
在青島市城市排水監測站,有一道最靚麗的巾幗風景線。
師傅孫翌是單位的業務骨干,從事排水水質監測20多年,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徒弟李王菲20歲出頭,是一名年輕的化驗員。

這對師徒的緣分還要從2016年說起。當時李王菲從學校畢業來到青島市城市排水監測站工作,初入職場,李王菲從心底熱愛著這份工作,但理論與實踐的現實差距,讓剛開始工作的她經常感到不知所措。
正當李王菲被工作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急得團團轉時,排水監測站施行的“導師帶徒”活動為她解決了這件煩心事,李王菲遇到了改變她整個職業生涯的師傅——孫翌。 師徒二人對工作都抱有積極負責、努力奉獻的信心和決心,對工作有著相同的期望和抱負。師徒二人開誠布公地對各自的情況進行了剖析和評價,總結了各自的優劣勢、長短板。
共事一段時間后,孫翌發現李王菲勤奮好學,于是手把手教她各個化驗項目的取樣、前處理、檢測步驟、藥品配制、注意事項等內容,著重培養李王菲細致、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在孫翌的指導下,李王菲的各個化驗項目操作規范熟練,工作很快得心應手,并逐漸開始挑大梁。

2018年,工作短短兩年的李王菲報名參加了青島市第十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她和師傅孫翌制定了一個小目標——至少進入決賽。為了這個目標,師傅孫翌拉著李王菲不分晝夜地練習,將她二十多年來積累的工作經驗盡數傳授給了李王菲。
“哪里不會練哪里,一遍不行練兩遍。”貧血嚴重的孫翌克服身體上的不適,帶領著李王菲日日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化驗室里,孫翌常常因為工作太投入忘吃晚飯而臉色煞白、額頭冒汗,補充好體力稍作休息后又繼續帶領著李王菲鉆研實驗細節。
在孫翌的悉心教導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李王菲在青島市第十五屆職業技能大賽水質檢驗工工種職工組比賽中榮獲第一名的好成績。“幸好遇到了師傅,在她的精心指導下,我得以快速成長,從一名水質化驗‘小白’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李王菲坦言,自己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師傅孫翌無私的幫助。
除了在業務上手把手悉心教導,孫翌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是在思想上鼓勵她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堅定理想信念,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師傅的影響下,李王菲也已經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管蕾 文/圖)
“女漢子”民警、生態警長、學習委員
青島唯一女所長的“三個身份”
“今年藍莓長勢咋樣?”“價格有沒有大的起伏?”“卷起塑料大棚上的保溫毛氈時,一定先看看周圍有沒有人,務必確保安全。”近日,市公安局黃島分局寶山派出所所長張莉和藍莓種植戶解學兵邊走邊聊邊囑咐。

寶山鎮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西北部,北與膠州市相鄰,從地理位置來說屬于較為偏遠的鎮。藍莓和蘋果是寶山鎮的兩大支柱產業,現有藍莓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不同形式的藍莓經營主體100余家,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有“中國藍莓第一鎮”的美譽。
“護航產業發展,就是為群眾辦實事。”作為目前青島唯一的派出所女所長,張莉這樣認為,治安好了,營商環境也就好了。雖然到寶山派出所不過百余天,但她憑著十多年的派出所工作經驗,很快就將寶山鎮的情況摸了個透。

“寶山鎮的社會治安一直很穩定,刑事警情少,影響和諧穩定的主要因素就是矛盾糾紛多。”張莉說話心直口快,做事同樣雷厲風行。
張莉到任沒幾天,一起多年沒能徹底化解的鄰里糾紛,引起了她的注意。發生矛盾的是前后屋鄰居,起因是后屋在門口修建斜坡,影響了前屋房后的排水溝使用。兩家人多年來時常發生口角,有時甚至大打出手。“女民警調解這類糾紛有優勢,和他們拉家常,講鄰里情,再難解的心結也會被慢慢打開。”當天下午,張莉用兩個多小時,讓兩戶村民握手言和。“她調解起糾紛,就像一位鄰家大姐,完全看不出是民警。”寶山派出所副所長張煒說。
通過這起矛盾糾紛的化解,張莉發現了工作的短板,“矛盾糾紛調解體系不夠完善,工作脫節。”張莉便琢磨把調解體系完善,時間不長,“三級調解”格局便建立起來。短短3個多月,已成功調處12起糾紛,其中不乏累積多年的矛盾。
寶山鎮多山,山林里鳥類眾多,其中不乏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和“三有保護動物”,一些人就打起了鳥的注意。另外,風河在寶山鎮轄區內蜿蜒而流,非法盜采河砂的行為時有發生,給風河沿岸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張莉跟同事便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巡查,去年12月以來,查處非法狩獵案件2起2人,并查處多起非法采砂行為。
業務學習和理論學習“都要硬”。在寶山派出所,觀海新聞記者看到無論是張莉的辦公桌上,還是民警辦公室的書櫥內,都擺放著很多法律書籍。記者拿起張莉的學習日記本,上面記得密密麻麻,“我當‘學習委員’,帶頭學,民警們才能跟著學。”張莉的想法很簡單,學習練兵不能做樣子,要真學真練。張莉在所里建立學習制度,購買各類法律書籍,老民警帶新民警學,派民警輪流到分局法制、刑偵、治安等部門跟班學習,到其他派出所學習經驗做法,民警們學習熱情高漲。
寶山派出所雖然只有民警6人,輔警12人,人數并不多,但在這位愛學習的女所長帶領下,打造出了一支具有堅強戰斗力的隊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文/圖 通訊員 齊林新)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