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創新之帆 闖萬億級“藍海”
——訪青島桑迪益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前進
今年疫情期間,在多數企業想方設法保生產、保市場的時候,青島桑迪益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前進和青島科技大學尹教授團隊卻一頭扎進高溫儲能鹽的研發中。“困難是暫時的,有了專利自然就有了市場。”多年深耕于太陽能市場的李前進篤定地認為,這個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就是儲能,發展前景非常可觀,高溫化學儲能裝置產業化后,將是萬億級“藍海”。果然,在2020青島中小企業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會·云上展洽會上,桑迪益科的高溫化學儲能鹽獲得了來自墨西哥等國家的采購商的青睞,對接了不少訂單。“環保新能源產業一直是我追求的方向,不斷創新自主技術是公司突破疫情壁壘實現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李前進說。
曾在海爾集團從事5年海外推廣工作的李前進,在9年前進入皇明太陽能集團,一干就是6年。“做環保新能源產業”的想法由此在他心里逐漸生根。2017年,李前進成立桑迪益科工貿,并于去年成立桑迪益科環保科技公司,入駐位于山東路171號的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開始了他馬不停蹄的探索之旅。
初創伊始,李前進公司研發的產品都圍繞太陽能展開,以生產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工程集熱器以及配件為主,隨后發展到太陽能特異組件、太陽能車載冰箱等太陽能光伏應用產品。“太陽能作為可再生資源,雖然可直接開發利用,但受到晝夜、季節、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具有不穩定性。所以‘儲能’成為太陽能可持續利用的最佳選擇。”李前進一邊思考,一邊將眼光瞄準了高溫儲能鹽。
小小鹽晶體里居然儲藏著龐大的熱能?李前進介紹,他們研發的高溫化學儲能裝置采用了北歐的環保技術,利用鹽晶體及其溶液在不同溫度作用下的化學焓變特性,來進行儲存、釋放熱能,儲能密度可以達到400 Wh/L,且儲能鹽可經過5萬次循環無衰減,具有成本低、壽命長、無腐蝕、無毒害等優勢,可應用于工商業熱蒸汽需求單位、清潔供暖能源站的熱儲能單元,是儲能磚高溫儲能成本的1/10。
經過無數次推翻和重造,李前進團隊終于設計出完美的產品圖紙,試制首臺樣機并順利完成測試。截至目前,該項技術已申請了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并在2019年的創業青島評選中獲得小組第11名,同年在臺灣實踐家教育集團舉辦的創業大賽中獲得“優秀項目”以及“路演冠軍”獎項。在2020年“市長杯”創新大賽中榮獲三等獎。
9月的青島,天氣依然炎熱,李前進一行人奔走于幾家暖通企業,推介高溫化學儲能裝置。“按計劃,本月底前將匹配到合適的取暖項目,設立示范基地。”李前進說,除了國內市場,公司還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在參加國際采購暨合作洽談會時,許多海外采購商對這個項目特別感興趣。
“我們也很感謝青島(市北)博士創業園,減免了3年房租,讓我們在便利先進的辦公區域內專心做研發。市北區人社局還幫我們聯系了有意向的風投公司進行洽談。”各項事業順利推進,李前進對于未來信心百倍:“我希望盡快促進高溫化學儲能裝置產業化,在萬億級‘藍海’盡情馳騁。”(黃 嵐)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