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塊上面還有一些金箔,
這個賣相也是超過味道。”
“牛角包上面有一小片金箔,沒有味道
這么做可以更好吃嗎?不,可以更貴。”
“食物上面有金箔裝飾,拍照好看。”
打開點評類網站
不少網友分享美食的時候
都會提到一種“食材”——金箔

近些年來
一些商家為了讓食物看起來更加高端
經常會在食物中添加金箔或者金粉
給食物“鍍金”也成為了消費的噱頭
這樣做不僅提高了食物的賣相
價格也是不菲
冰淇淋球涂上金粉售價達38元
一塊8英寸蛋糕“穿上”金箔外衣價格翻番…
即使這樣
也會吸引很多人前去嘗鮮
不少人坦言,加上金箔后
食物的賣相遠超過它的味道

這些裝飾金箔
較為輕薄、極易破碎
所以不少消費者食用時
很難將其與菜品分離,只能一起食用
但是
生產、經營這種“含金美食”
均屬違法!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下發《關于依法查處生產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違法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金銀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經營主體不得采購、不得使用、不得制售含金銀箔粉的餐食;網絡交易平臺依法下架,已經進口的立即停止銷售;嚴厲打擊虛假宣傳金銀箔粉可食用的違法行為。

三部門在《通知》中明確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
及食品安全標準規定
金(銀)箔金(銀)粉類物質
(以下簡稱金銀箔粉)
不是食品添加劑
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

《通知》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格食品安全監管,“食品生產者不得采購使用金銀箔粉生產加工食品,食品銷售者不得采購銷售含金銀箔粉食品,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售賣含金銀箔粉餐食”。各級海關部門要嚴格進口食品安全監管,食品進口商不得進口含金銀箔粉食品,已經進口的,立即停止銷售。
《通知》要求,嚴格網絡交易監管,加強平臺內經營者資質審核,嚴禁平臺內經營者銷售含金銀箔粉食品。加強對“含金銀箔粉食品”“可食用金銀箔粉”的網絡交易監測,及時督促網絡交易平臺依法采取下架等處置措施。
目前
在網購平臺輸入“食用金”、“金箔”
等關鍵詞進行搜索
可以看到仍有部分商家在售賣

而不少買家對
“是否可以食用”金箔
并不了解

很多金箔銷售店鋪
雖然標注了“不可食用”
多數金箔銷售店鋪在“用途”中
標注的是裝修材料
工藝品制作、美容、裝飾等
但仍有點綴食物的圖片出現
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導

需要注意的是
相關違法行為早有處罰先例
2021年8月,上海就有一餐飲店將金箔作為食品原料,添加、使用在生產菜品“炙烤和牛壽司”中,并對外以每份人民幣48元進行銷售,被上海市場監管局處罰。

2021年12月,杭州市上城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一家餐廳突擊檢查。執法人員在檢查時發現,這家餐廳在炙燒和牛手卷、焦糖鵝肝、巧克力布朗尼、極牛寶盒等4種菜的表面,直接使用了裝飾金箔進行點綴。
在餐廳后廚,執法人員發現了8瓶裝飾金箔。這些金箔是去年7月購入,產品標簽上無產品配料表、營養成分表、產品生產標準、生產者、生產時間、生產許可證編號等信息。店家聲稱這些金箔都是“食用金箔”,但餐廳無法提供相關證明。
執法人員認為,這家餐廳添加的“食用金箔”為三無產品,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的“食品添加劑質量規格及相關標準”一欄,沒有“金箔”或者“金”的信息。因此,餐廳銷售使用金箔裝飾點綴菜品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構成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的違法行為。
上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餐廳經營者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今年2月22日,廈門市思明區筼筜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對一家高檔西餐廳突擊檢查,在餐廳后廚發現一瓶裝有少量金色粉末的塑料瓶,其英文標識含有“gold(金)”,但在其用法中,已注明“裝飾用不可食用”。據調查,該金箔粉被用在一道“香煎鵝肝”上。
2月17日,嘉興桐鄉市場監管部門在某烘焙店發現:一個8寸高的蛋糕表面撒有金箔,在蛋糕制作間發現一個已開封使用過的標簽為“裝飾金箔”的材料瓶。監管部門以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對這家店立案查處。
2月18日,舟山市市監局定海區分局查處了2家烘焙店,經營者在制作裱花蛋糕時,添加了金銀箔粉。
2月20日,溫州鹿城區市監局在一家日料餐廳檢查發現,經營者在“金槍魚中腹刺身”“抹茶金箔布丁”兩道菜品中,添加金箔并銷售,其菜單、門口海報中,均有金箔菜品的信息。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
在我國,金箔和黃金并未被列為食品添加劑,屬于非食品原料。商家將裝飾金箔用于菜品點綴,且誤導消費者可以食用的行為,構成違法。
食品安全無小事,如發現生產經營含金銀箔粉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請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
目前在我國,食品中添加金箔是被禁止的。那么,誤食金箔會傷害身體嗎?
食用金箔是否有害?
有的人認為:金是一種重金屬,吃下去以后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呢?
答案是:不會。
黃金本身是無毒的,而且性質穩定,胃酸也不能將其消化掉,吃下去的黃金會隨著消化道排出體外,不會存留在體內,也不會導致中毒。
而且,從量上來說,食用金箔,由純金加工成薄片后制成的,厚度特別特別的薄,只有萬分之一毫米,金箔這么薄,就算吃下去一點,量普遍也是非常少的,食品中添加的那點金箔吃下去并不會危害健康。
“吞金而亡”,是真的嗎?
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吞金自盡”的片段,既然金子是無毒的,并不會讓人中毒,那為啥還會有“吞金而亡”的情景呢?
這主要是因為吃金子帶來的物理傷害而非化學傷害。如果吞下的金子比較大,可能會導致“噎死”,也可能因為吞下的金子有棱角,在身體排出金子的過程中劃破了胃腸道,發生大出血或者感染導致死亡。
另外,提煉黃金的工藝主要包括兩大類:火法一濕法聯合流程和全濕法流程,如果提煉純度不夠可能會含有鉛、銀、鐵、銅等雜質,如果吃了純度不高的金子,會存在重金屬中毒的風險。
食品裝飾物還有哪些?
對于食品上的裝飾物人們并不陌生,隨處可見,除了新聞中提到的“金箔”以外,常見的裝飾物還有以下4種:
① 玫瑰花瓣 :生日蛋糕上常會用到玫瑰花瓣作為裝飾物,一般是觀賞用品種,不可以食用。可食用的玫瑰僅限于專門培育的幾個食用品種。玫瑰有誘人的香氣,經過初步定性玫瑰花中的香氣成分有57種,主要為一些醇類和醛類物質,讓我們在打開生日蛋糕蓋子的那一刻感嘆:哇!真香!
② 巧克力:巧克力也是蛋糕上常見的裝飾。不過,商家為了節約成本,一般用的都是代可可脂的巧克力,含有反式脂肪酸,這種成分會增加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只是偶爾吃問題不大。
如果你平時特別喜歡吃巧克力,建議選擇純黑巧克力,看好配料表第一位是可可脂的,且可可含量為65~75%的,既口感濃郁,又不會太苦,可以接受。
③ 糖漿:糖漿裝飾常會被用在甜點上,擺出可愛的小造型,給食物增加趣味。不過,糖漿屬于添加糖,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人每天最好不超過25克,吃的越少越好。
④ 胡蘿卜:胡蘿卜這種蔬菜質地比其它軟趴趴的蔬菜堅硬,可以摳出不同的文字和圖形,比如做生日面的時候可以做出“生日快樂”的文字、菜品上的橘黃色“胡蘿卜花瓣”。胡蘿卜最突出的營養就是β-胡蘿卜素了,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對眼睛的健康有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中添加“食用金箔”作為點綴,在外觀上確實很“加分”,吃了也沒啥危害。但目前我國還是不允許的,商家別冒險,消費者也要理智哦!
來源:綜合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科學辟謠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