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家書:我們一起迎接“春暖花開”
——來自萊西疫情防控一線的五封家書
萊西戰“疫”,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中,有即將走進婚姻殿堂的新娘,有等待新生命降臨的準媽媽;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丈夫;有被隔離高三學生的母親……“用生命守護生命,義不容辭”,臨行走得匆忙,甚至沒來得及給家人一個擁抱。一封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疫情結束,我們就結婚
她,“90后”姑娘,疫情發生后,和她的那個“他”各自奔赴抗擊疫情崗位,原定的婚期也延后了。她收到了他的一封情書。寫信人叫彭俊杰,1993年生,馬連莊鎮一名機關干部,疫情發生后和未婚妻一直未能相見。彭俊杰說,疫情打亂了婚期,但這也是對愛情的錘煉。
致親愛的未婚妻
這三天,你在南邊的龍灣莊,我在北邊的馬連莊。白天,我們都奔赴在一線;夜里,我們都吃住在單位。
從參與執勤到采樣再到登記轉運,你跟我說,你心里很害怕,但是不能退縮,告訴自己要勇敢一些;你跟我說,中午12點就有人換班,可是到了凌晨1點,你依然穿著防護服在路燈下忙碌;你跟我說,戴著護目鏡的眼鏡起霧看不清楚,可我有同事給的防霧濕巾卻沒法拿給你;你跟我說,這幾天我們都要吃飽穿暖帶水杯做好防護,可你經常忙到過了飯點;你跟我說,咱倆能不能不回老家就把婚結了……
我說,等疫情取得完全勝利,反正我可以等!我還要說,我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按期拍婚紗照、舉行婚禮,但我知道,我這輩子都要跟你在一起!
俊杰
期待春暖花開時與你相見
她叫胡向,懷孕已經32周,疫情襲來,她主動請纓。自3月5日晚走上崗位就再也沒有和家人見過面。她說,自己再累都能夠承擔,就希望孩子能好好的……她給孩子寫了一封信,希望孩子好好成長,和媽媽一起經歷這段特殊時期。
致我還未出生的寶貝
親愛的寶貝:
今天是你在媽媽肚子里的第227天,也是你和媽媽并肩作戰的第4天,還有50多天我們就要見面了,媽媽心里有些悄悄話想要和你說。
3月4日晚上,媽媽接到單位電話通知:新冠疫情襲來。短暫思考之后,媽媽決定主動請纓上一線。媽媽有和你聊天的習慣,那天也不例外,媽媽告訴你,萊西有了疫情,媽媽要回單位待命,可能會很久不能回家,不能見到爸爸。原本預約的產檢也只能取消了。媽媽是一名機關干部,這種時刻,無數個跟媽媽同樣身份的阿姨都站在了最前線,媽媽去了,就可以多出一份力、多做一點事。姥姥總說你在媽媽的肚子里還什么都不懂,但是媽媽卻覺得我的小寶寶什么都知道,要不然怎么會在媽媽說完以后,踢了媽媽一腳。你和媽媽在一起,你的每次胎動都讓媽媽很心安,謝謝你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成為媽媽的支柱。在家里,爸爸已經為你的出生做好了準備。爸爸媽媽期待疫情結束后,春暖花開的日子與你相見。
未謀面的媽媽
我要用我的成績為您洗塵
連日來,馬連莊派出所所長王孟孟正帶領民警在各個核酸檢測點巡邏。馬連莊地處萊陽、招遠、萊西三市交界,疫情防控任務比較重。從3月4日開始,王孟孟就沒回過家。信是13歲的女兒寫的。
致我的“地中海”爸比
幾日不見,甚是想念,您在外面工作時,一定要注意身體,把口罩戴好,勤洗手,多休息,少熬夜,多吃飯,少吸煙。雖然天天都會與您通電話,但每天還是會為您擔心和牽掛。小弟弟天天在家念叨:“想爸爸!愛爸爸!找爸爸!爸爸回家!”一天要喊無數遍。不過您不用擔心,我會幫媽媽照顧好弟弟的。我在家上網課了,現在與您隔空相約,并肩戰斗。等您回家之時我要用成績為您接風洗塵。
防護衣:王紫涵
點亮孩子們心中的那一束光
趙春紅是一名中學老師,她的女兒在萊西一中就讀高三,還有不到100天就要參加高考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女兒備考的節奏。為了鼓勵女兒,趙春紅飽含深情地手寫了一封長達4頁紙的家書。“作為一名母親,同時也是一名老師,有責任幫助孩子們點亮心中的那一束光……”趙春紅說,這不僅僅是寫給女兒的信,更是寫給所有高考學生的一封“家書”。這封“家書”交到女兒手中的同時,趙春紅也轉發到了高三家長群,一時間引起家長共鳴,紛紛轉發。
致高三奮戰的女兒
寶貝:
命運真正想要考驗你的時候,從來不會給你時間準備!
此時的你正坐在桌前奮筆疾書,媽媽就用這樣的方式來陪伴你吧。周五放學那天,我們猜測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但還是期盼著你們可以幸免在家上網課。可惜,網課通知還是不可避免地傳達了下來……
我們這座安閑舒適的小城,一夜之間烏云密布,陰霾籠罩。沮喪、惱火、焦心,大概這是所有家長此時的心情吧,尤其是高三家長。三年的高中生活,兩年半在疫情中走過……
接到通知的第二天清早,急忙帶你去拿書,可是學校已經禁止學生出入了。怎么辦?在焦急地等待通知時,老師打來了電話,讓我們去拿書。
“肯定是你們老師幫你們把書都收拾好了,搬出來了。”“怎么可能,那么多人,那么多書,一個個大箱子老師怎么搬得動,還有那些在4樓、5樓的班級。”
寶貝,這世上哪有什么不可能。在爸爸媽媽為你憂心的同時,你的老師也和我們一樣心急如焚啊!他們精心培養的小樹馬上就要結果了,遭此番艱難,豈不痛哉!
于是,一個個并不年輕的身軀,一次次爬上爬下地搬運。
這世上沒有什么不可能!疫情雖然來勢洶洶,可是我們從不畏懼山高路險。那么多陌生人,那么多志愿者,此時此刻都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溫良和奉獻就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啊!
凌晨3點挨家挨戶通知我們做核酸的鄰居,幾夜奮戰難得一眠的醫護防疫人員,我們何曾認識他們,給予他們,而他們卻為我們無私地付出著……
所以,寶貝,這世間沒有什么不可能,疫情終將過去,光明總會到來;過程的意義遠遠大于結果。想想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吧!媽媽和你在一起,為了理想奮力奔跑!
愛你的媽媽
等著你平安歸來
張魯峰是萊西市公安局的民警,疫情防控期間主要從事密接者、次密接者的隔離接送工作。2月25日,因工作需要去外地出差,3月4日回來后只在家待了一個晚上,次日一早就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看到兒子寫的家書,這個七尺男兒有些哽咽。兒子張鈺坤13歲,爸爸在抗疫一線忙碌,當醫生的媽媽也在抗疫一線。這個小男孩一夜間長大了,做飯、學習、洗衣服……把自己照顧得井井有條。
致我心中的英雄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而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的爸爸。
春天本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本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城市的安寧。也正是這次疫情讓我看到了英雄的身影。
爸爸是一名警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疫情防控期間,在高速路口、在馬路邊、在隔離酒店……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我已經很多天沒有見到他了,我常常站在窗邊,遠遠地望著爸爸是否已經走進小區,是否已經踏進樓道。爸爸閑下來的時候只能跟我們視頻通話。視頻中的爸爸臉上又多了幾道深深的皺紋,被N95口罩壓紅的鼻梁,脫下防護服汗透了的衣衫……讓人心疼。我想對爸爸說,我想念你,等著你平安歸來。
兒子 鈺坤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青島日報2022年3月10日8版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