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國海洋大學與市立醫院共建“語言認知康復與醫患溝通研究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市立醫院東院舉行。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把中心打造成“高校+醫院”深度合作平臺,在醫療實驗、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對接國家戰略需要,服務地區和人民健康需求。
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壓力、全球老齡化等因素的出現,與語言和認知相關的疾病患病率逐漸升高,已引起足夠重視。在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其認知功能減退個體約占8%,并且隨著老齡化加重,這一數字也將逐年增大。研究顯示,雙語或可提高認知儲備,即大腦對神經系統損害的恢復能力,因此語言康復鍛煉可以暫時緩解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對晚年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會上,市立醫院總院長管軍表示,此次簽約是醫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市衛健委“雙招雙引”戰略的豐碩成果,也是市立醫院集團深化院校合作的重大事件。在卒中、癡呆等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語言康復、神經康復等成為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治療手段,雙方將攜手共同打造具有標志性的語言認知康復??破放坪歪t患溝通研究中心,搭建醫患和諧溝通的橋梁,為卒中患者提供標準化、系統化的語言認知康復鍛煉,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雙方將積極開展臨床研究工作,推動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為人民健康事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楊連瑞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合作,切合了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市立醫院腦科中心擁有頂級的專家團隊,在腦血管病、癲癇、阿爾茲海默癥等語言性障礙等相關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此次合作雙方的資源優勢能夠得到更好的共享和融合,實現互惠雙贏,共同提高雙方科學研究和一流人才的培養,為實現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作出貢獻。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患者需求為導向,開展語言、認知與腦科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以語言、認知與腦科學的前沿成果為支撐,引領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國際化創新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繼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青報全媒體記者 于波 通訊員 徐福強 攝影 戴毅
責任編輯: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