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6日訊 戰“疫”打響后,我市溫馨巴士司機在守護乘客安全出行之余,還利用休息時間參加志愿工作,在社區里做起防疫“守門員”,用愛與擔當共筑“防疫墻”。
穿上防護服,他換個身份再赴防疫一線
“小李,先去喝口水吧,這里我先看著。”3月15日晚上20時30分許,在李滄區華泰社區里,身穿防護服的志愿者李琦正忙著給核酸檢測的居民錄入身份信息。從下午17時開始,他已經連續忙活了3個半小時。為免于上廁所穿脫防護服耽誤工作,這期間,李琦一直沒敢喝水。

李琦是通達分公司613路的一名駕駛員,也是一名有著19年黨齡的老黨員。3月15日,他得知社區開始了新一輪核酸檢測后,馬上和妻子商量,第一時間帶著全家人前往了社區防疫一線幫忙。“小區里8000多人要做檢測,志愿者人數不夠,我是黨員,這時候不上什么時候上。”
其實,這已經不是李琦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工作”了。早在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李琦就曾在機場參加隔離乘客的轉運任務,穿著防護服一忙就是七八個小時。“如今在社區做志愿服務的工作強度和以往沒什么區別,只是換了個身份再赴防疫一線。”
不怕連軸轉,他上午當志愿者、下午開公交車
“劉大爺在5樓,孫大娘在4樓……他們只要在家等著就行,到時間我就會去背他們。”3月15日,在李滄區華泰社區,還有一位溫馨巴士人的身影,他就是605路駕駛員于寶剛。連日來,上午當志愿者,下午開公交車。

華泰社區是個老舊小區,小區里沒有電梯,每次做核酸檢測,總會有一些老人因為年紀大下樓不方便,于寶剛都會先把他們背下樓再用輪椅推著他們到檢測點。于寶剛表示,自己是黨員,又是公交車駕駛員,熟悉防疫消殺的一些基本要求,希望能為自己生活的城市出一份綿薄之力。“我身體素質杠杠的,一天忙12個小時不成問題。”
日行兩萬步,他下班義務為小區消毒
近日,每日的微信步數可以算是溫馨巴士通達分公司后勤工作人員藍新海的另一份“工作日志”。白天,他背著消毒噴灑壺在汽車北站場站“轉悠”;晚上,他就在自己住的仙家寨小區幫著消毒。一天下來,少說能走兩萬步,占領了其不少好友的微信運動封面。

15日9時,在汽車北站場站內,46歲的藍新海身穿防護服、戴著口罩和手套,熟練地把消毒水按照比例稀釋后裝入消毒桶中。調整好背帶,他便背起20公斤的消毒桶開始了一天的消毒工作。“我負責場站跟辦公區域的消毒工作,現在正是防疫的關鍵時刻,我們的消毒頻次自然而然也得加強。”藍新海說,汽車北站場站內停放了100多輛公交車,還有很多長途車停靠,他每次都會從場站出入口開始消殺,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累點沒關系,消毒越細致,這心里就越踏實!”藍新海說道。
除了為公交場站消毒,藍新海還作為仙家寨小區的志愿者負責小區內幾棟樓的消毒工作。“消毒這活我熟,就得我干。”藍新海說,自己既是黨員,又是退伍老兵,這個關鍵時候就得扛起來。“退伍不褪色,在單位要沖上去,在家也要頂上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通訊員 江敏)
責任編輯:管佳宇